方鈍怒氣沖沖的離開了,嚴嵩只是苦笑。同日,嚴嵩和徐階都分別向嘉靖上了密疏,嚴嵩的密疏是舉薦歐陽必進出任薊遼總督的,而徐階的奏疏是舉薦周延出任左都御史,而空缺的南京吏部尚書由王忬擔任。
嘉靖接到奏疏,只是一笑了之,看來這兩只老狐貍已經達成默契了,不過嘉靖卻并沒有如他們二人的意,嘉靖下旨,升周延為左都御史,歐陽必進以右都御史兼兵部尚書總督薊遼,王忬為右都御史回衙管事。
王忬被徐階和嚴嵩聯手坑了,回來不找他們兩人的晦氣才是怪事。
而朱載坖也正在寫給嘉靖的密疏,朱載坖請求設立河間分守參將,負責天津的防御。將天津三衛等部隊都統一編練起來,隨時準備策應薊州方向,朱載坖舉薦李成梁當這個分守參將,還有朱載坖建議掉馬芳及他麾下的三千精騎,以這三千騎為基干,招募編輯地區能騎善射的勇士,用遼東購買優良戰馬,編練一支精騎,就在京師附近,以為機兵。
隨時準備支援薊州、遼東及宣大,朱載坖認為,京師腐朽,已經難以整頓,即便是整頓,京營恐怕也只能謹守京師,朝廷手中一定要掌握一支精兵,才能震懾四方,同時保障京師的安全。
朱載坖的奏疏很快到了嘉靖的案頭,嘉靖看后,不由得冷笑道:“裕王這是想弄幼軍啊!”
黃錦也是在內書堂讀過書的,當然知道幼軍是什么,永樂十三年,成祖皇帝為當時的皇太孫,也就是宣宗以府軍前衛為班底設立了幼軍,作為皇太孫的宿衛之兵,據記載:上選幼軍隨侍皇太孫,至是立衛。置指揮使五員、指揮同知十員、指揮僉事二十員、衛鎮撫十員、經歷司經歷五員、千戶所正千戶二十五員、副千戶五十員、所鎮撫五十員、百戶二百五十員。
一共是兩萬八千人,后來成為了宣宗掌握大明官軍的班底,但是自宣宗后,幼軍制度已經不再被提起,后世的帝王已經不再為太子組建幼軍。
原因無外乎三點:首先,幼軍最初是成祖為太孫特設的隨從,具有某種獨享性,宣宗繼位后或不愿后世皇子、皇孫沿用其制。
其次,皇帝侍衛中錦衣衛大漢將軍、五軍營叉刀圍子手、三千營紅盔將軍等建制于洪武、永樂時期,且動輒千百員,數量已多,而府軍前衛幼軍建制較晚,人數卻更眾,即便宣宗及后代帝王有意提升該衛幼軍為皇帝親從,也很難恰當進行人員配置。
第三,最關鍵的是,幼軍身份較低,本不適合凸顯皇家侍從的威嚴,永樂時以幼軍侍衛太孫,也屬一時權宜。
所以自宣宗以來,幼軍制度就已經被淡忘了,這次朱載坖提出設立河間分守參將,并用李成梁為參將,同時調馬芳來操練騎兵,很難不讓人想起幼軍,黃錦知道,嘉靖本就多疑,朱載坖提出的這個建議,顯然是讓嘉靖有些猜疑的。
黃錦說道:“裕王殿下的建議,和幼軍還是不同的。幼軍乃是府軍前衛親軍,駐扎與京城之內。而不管是天津分守參將也罷,還是馬芳的精騎也罷,都是外兵。”
面對黃錦的解釋,嘉靖沒有說話,而是立刻傳旨讓陸炳前來,同時還有英國公等勛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