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不知道怎么說,嘉靖于是問道:“你覺得李成梁如何?”
說道這位,陸炳倒是有些了解,陸炳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就是這位李成梁志不在小,雖然現在很謙恭,但是不是能長居人下的主,對于陸炳的這個判斷,嘉靖只是笑笑,天下水不想出人頭地,只不過大部分人沒有機會罷了,李成梁一個衛所軍官,能夠被裕王看重,當然想不遺余力的往上爬了。
就是他陸炳,若不是嘉靖繼位,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藩王府中的護衛罷了,哪里有今日威震天下的陸都堂呢?
陸炳對李成梁不滿的原因很簡單,李成梁和陸繹同在裕王府,又都是錦衣衛,陸炳擔心李成梁取代陸繹在朱載坖心目中的地位,這是很正常的。
嘉靖說道:“朕看李成梁畢竟是衛所出身,在錦衣衛恐怕也幫不得什么忙,還是叫他去領兵才是。”
嘉靖決定把李成梁踢出錦衣衛,陸炳當然是極為高興的,這樣的話,陸繹就是在朱載坖身邊的唯一錦衣衛了,陸家三代的富貴,基本上已經穩妥了。
嘉靖問道:“如文孚所言,京營已不可用,那御馬監、錦衣衛呢?”
在太祖、成祖和仁宗宣宗時,京營和親軍上直衛實力強大,天子禁衛一向都是由京營和親軍上直衛擔任,但是留學生在土木堡,直接把京營精銳連帶著勛臣的中堅全給送了,自此京營就不復往日的聲威。
而且隨著勛臣們把持營務,皇帝也對京營不太放心,真正直接掌握在皇帝手里的,是御馬監的四衛營和錦衣親軍,這些才是皇帝們手中賴以信任的親兵,也是嘉靖手中的武力支持。
陸炳說道:“陛下,御馬監尚算精銳,就是操練不勤,錦衣衛外差太多,本衛軍卒反而不多。”
嘉靖說道:“錦衣親軍為天子親兵,除了查緝之外,也要訓練軍卒,以備不時之用。”
嘉靖再將黃錦叫來,詢問四衛營的情況,在正德時期,四衛營挑選邊軍精銳,人數眾多,最多的時候總兵力超過四萬,武宗駕崩之后,楊廷和趁嘉靖還沒到京師,迅速將四衛營中從邊軍挑選來的精銳遣散,等到嘉靖到了京師之后,四衛營就只剩下一萬多老弱病殘了。
雖然嘉靖也曾經試圖振作四衛營,定四衛營官軍為每營六千五百人,一共兩萬六千人,再加上勇士營,也有三萬多人了,但是和京營一樣,占役的情形一樣非常嚴重。
只不過占役的人從勛臣變成了死太監們,這些監軍太監,據言官彈劾:近來坐營監槍等內官增置太多,將無專任,軍多私役,每員已有正數軍伴,又有辦納月錢者,多至二三百名,少亦七八十名,其總兵、把總等官,亦皆仿效占役,以致精壯多歸私門,在營惟存老弱,武備廢弛,莫甚于此。
本來按照朝廷的規定:京營提督內臣軍伴一百名,掌營內臣與總兵官各六十名。敢有不遵號令,但役占五名以下降一級,五名以上降兩級。
這些監軍太監可以合法的役使軍士六十人,但是現在往往遠遠超過次數,有些大太監甚至役使軍士千人以上,四衛營中到底還有多少可用之兵,那就只有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