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首先將邪教的危害詳細給嘉靖分析了一下。同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刑部大揭榜示,今后再有踵行邪教,仍前聚會燒香,斂錢號佛等事,在京著五城御史及該地方官,在外著督撫按道有司等官,設法緝拿,窮究奸狀,于定律外,加等治罪。如或徇縱養亂,刑部、都察院即指參處治。
要給這些官員們上上強度才會有效果,否則他們對于朝廷的詔令往往置若罔聞。
朱載坖還給邪教下了定義,他認為:所謂邪教者,非指世俗尋常僧道之流而言,大抵妄立名號,誑誘愚民,或作幻術,夜聚曉散。此等之人,黨類繁多,蹤跡詭秘。假燒香治病為名,竊佛經仙篆之語。
對于這種邪教,要援引大明律從嚴究治,大明律載有明文:凡師巫假降邪神、書符咒水、扶鸞禱圣、自號端公、太保、師婆,及妄稱彌勒佛、白蓮社、明尊教、白云宗等會,一應左道亂正之術,或隱藏圖相、燒香聚眾,夜聚曉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為首者絞;為從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朱載坖要求在大明律的基礎上加重處罰,凡是首犯一律斬立決。同時朱載坖當然順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親赴河間府,詳查此案。
朱載坖認為:欲窮究此案,必先復勘現場,查察民情,而后推而理之,將人犯一網成擒。
當然,朱載坖的意圖就是暫時離開京師這個是非之地,免得血濺到自己身上來了,同時在天津招募新兵,朱載坖也要親自去看看,畢竟是自己日后的武力支柱,朱載坖還是要上上心的。
朱載坖的奏疏到了無逸殿,嘉靖看后,笑著對黃錦說道:“朕看裕王倒挺會拿捏時機的嘛?”
其實嘉靖和黃錦都很清楚,朱載坖之所以這個時候要去河間府,調查所謂的白蓮逆黨只不過是借口罷了,想借此脫離京師這個是非之地才是正道,朱載坖很清楚,嚴嵩和李默很快就會大戰起來,而且一旦嚴嵩斗倒了李默,你以為事情就會完結了嗎?
顯然不可能,首先就是李默空出來的吏部尚書的位置,徐階、嚴嵩肯定會因為這個位置展開一場爭奪的,嚴嵩和李默的斗爭不太可能會牽涉到朱載坖,但是嚴嵩和徐階的斗爭,牽涉到朱載坖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所以朱載坖選擇在這個時候上疏嘉靖,其實就是想脫身而去,同時也是告訴嘉靖,朱載坖對于朝堂斗爭沒有任何想要介入的意思,朱載坖只是希望暫避風頭而已。
嘉靖對黃錦說道:“既然裕王想去調查白蓮逆黨,且自隨他去,不過一應護衛還是要周全。”
黃錦趕緊領命下去安排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