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作為嘉靖的代理人,代表的是嘉靖,他此來是對朱載坖的各項條件予以認可的。雖然朱載坖現在已經等同于儲君了,但是這些事情,沒有嘉靖的點頭,勛臣們肯定不會將自己的家兵們拿出來的。
見黃錦傳達了嘉靖的口諭,一眾勛臣們當然也放下心來,英國公張溶說道:“黃公公,請回奏陛下,臣等世受國恩,豈是忘恩負義之徒,俺答入寇,臣等愿毀家紓難,以報國恩。”
黃錦和朱載坖只是在心中冷笑,這些勛臣們都是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有了好處,自然會往上沖的。這些勛臣們七拼八湊,還真湊出了六千騎,戰馬什么都有,唯獨沒有甲胄。
朱載坖知道,即便是勛臣們家中有甲胄,現在也絕對不敢拿出來,豢養一些家兵,這在大明算不得什么事情,但是豢養家兵再加上私藏甲胄,那就是妥妥的謀反了,勛臣們又不傻,肯定不會干這些事情。
英國公接著問道:“殿下,這六千騎,由誰指揮呢?”
朱載坖的意思當然是直接開赴密云,聽馬芳指揮。
英國公搖搖頭說道:“殿下,這些家兵一向在京師勛臣府上,個個都是驕兵悍將,恐怕難以統御,殿下還需要另遣一人,單獨統御這些人才好。”
朱載坖想了想,覺得張溶的話倒是確實有幾分道理,這些家兵家將們,一個個平素在京師都是目高于頂的,現在驟然把他們集中在一起,讓馬芳一個外地總兵統帥,他們恐怕未必會服氣,到時候搞些事情出來,會搞得很難辦的。
同時朱載坖也明白勛臣們的小心思,他們害怕嘉靖和朱載坖把自己的家兵家將拿去當炮灰給用了,他們愿意出自己府上的家兵家將,是想為自己家中的后輩謀哥出身的,而不是為了真的去和蒙古人血戰的,雖然他們已經久疏戰陣,但是畢竟是武勛,大明官軍是什么水平,蒙古人是什么水平他們還是清楚的。
所以他們肯定會派一個自己人去統帥這六千騎,盡可能的保全自己的實力的。對于勛臣的想法,朱載坖洞若觀火,當然是十分清楚的。
朱載坖于是說道:“諸位都是國朝勛臣,不妨從中推舉出一人統兵出戰也是可行的。”
一眾勛臣們倒是有些面面相覷了,叫他們領兵上陣,這確實是有些勉強的。
朱載坖笑著問道:“孤聞英國公幼時,孝宗在西苑檢閱騎射。英國公三發連中,受賜金帶。想來英國公武勛世家,將種良臣,親督精騎,似乎也是不錯的。”
張溶趕緊說道:“殿下,老臣已經老邁了,連戰馬都不能騎了,殿下還是另擇良將才是。”
朱載坖說道:“諸位推舉一位勛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