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的薊鎮副總兵時陳說道:“軍門,這幫人憑什么攻城?莫不是失心瘋了吧?”
喜峰口作為薊鎮北大門,自庚戌之變后,朝廷多次撥款修建,現在邊墻早就超過三丈了,這兩天歐陽必進還從三屯營轉運了大量的守城器械,俺答想要破城恐怕沒那么容易。
趙全指揮這些白蓮教徒進攻喜峰口,說實話,蒙古人缺乏攻城的手段,這些白蓮教徒也并不比蒙古人進步多少,除了蒙古人已經掌握的云梯之外,趙全等人最大的進步就是會制造投石機了,但是受限于原料,他們也只能制造一些小型的投石機。
一萬多白蓮教徒和五千蒙古人正在緩緩的接近喜峰口,歐陽安下令官軍披甲登城。大批明軍登上喜峰口的城墻,同時在喜峰口外,官軍還設有羊馬墻,之前就是由于守關官軍不足,所以放棄了羊馬墻,眼下歐陽安可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副總兵時陳親自帶兵駐守羊馬墻和城上的守軍呼應。在喜峰口邊墻外,去城三丈,筑鵲臺,高二尺闊四尺。臺上筑墻,高八尺,腳厚五尺,上收三尺。每一丈留空眼一個,以備規望。遇有緩急,即出兵在羊馬墻里做伏兵。攻者能于所填壕上一路直進,守者可于羊馬墻內兩下夾擊,又大城上磚石如雨下擊,則是一面攻城,三面受敵。
羊馬墻的作用主要是不讓敵人接近邊墻,同時打擊在防御火力死角的敵人。時陳帶著一千五百官軍精銳駐守羊馬墻,歐陽安指揮官軍在城上設防。趙全指揮著這些白蓮教徒快速的接近喜峰口,這些白蓮教徒在其中的明軍逃卒的指揮下,沖向喜峰口。
而官軍只是冷眼看著這些人,他們集美甲胄,又缺乏武器,除了弓箭之外,大部分人都是長槍,可是長槍需要結陣使用才有威力,他們根本不會結陣,只有少部分人又刀和簡易的木盾。喜峰口外沒有護城河,對于他們來說除了一道羊馬墻外,別無阻擋,駐守羊馬墻的明軍看起來也不多,趙全準備一鼓作氣,先打到喜峰口城下再說。
俺答答應過他,只要白蓮教徒攻克喜峰口,這次搶掠來的人口都交給趙全去管理,趙全想借機擴大自己的實力,提升自己在白蓮教中的地位,現在趙全對于所謂的教主呂弼已經沒什么感覺了,在他看來,自己才是為圣教做出貢獻最大的人,他來當這個教主才是應當應分的。
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打破喜峰口去劫掠大明,這些白蓮教徒在趙全的鼓動下,滿眼都是狂熱,歐陽安站在城上,望樓上的士卒不斷向他報告著距離,一百五十步時,歐陽安下令佛郎機開火,為了不誤傷羊馬墻上的官軍,明軍炮兵沒有使用霰彈,而是發射的實心彈丸。
熾熱的彈丸打進白蓮教徒密集的陣型中,頓時就在人群中犁出一條血路,哀嚎聲瞬間就讓不少白蓮教徒放慢了腳步,他們又不是蒙古人,很多人只不過是被忽悠過來白蓮教普通信眾罷了,沒想到他們剛有退意,在后面的蒙古人就直接將往后退的白蓮教徒射殺在當場。
一名蒙古千夫長用漢話高聲喊道:“大汗有令,后退者死!”
面對這后面的蒙古大軍,他們也只能選擇拼命向前沖。
歐陽安趕緊命令炮兵停下來,對付這些白蓮妖人,還用不著使用火器,這些守城器械,要盡量留給蒙古人,俺答想用這些炮灰來消耗官軍的守城器械,歐陽安就偏不如他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