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芳上前,問道:“爾等因何事爭吵?”
密云后衛的指揮僉事趕緊上前說道:“軍門,這廝要求在口外布置渡水神機炮,眼下蒙古人隨時可能到來,哪有時間給他布置渡水神機炮。”
馬芳當然知道渡水神機炮,這也是官軍之中的一眾守城火器,可以算一種拉發的地雷吧,二三十條藥線匯總于一條,由總引火線點燃,再傳遞各條線,則諸炮齊發。
渡水神機炮的藥線先被礬水浸過,目的是使藥線防潮,而后,又將藥線藏于竹管內,做了二次防外部條件干擾的處理。竹管埋于地槽中,是使引火線更為隱蔽,以防埋伏暴露,同時也防止來自地面的干擾,以致引線熄火。發火機關采用木盒內藏火種,外以磁盆覆蓋防雨,可保二月火種不息。再就是用長繩連于火種和藥信,敵至即拉動長繩,火種點燃引線引爆一串上的地雷。。
這種火器確實是守城的利器,但是布置需要很長的時間,同時還要設計埋設地雷的位置,和城頭的火力相呼應,現在蒙古人隨時有可能到來的情況下,密云后衛指揮僉事當然不愿意在費時費力的去布設渡水神機炮了。
馬芳轉過頭問道:“吳惟忠你想好了怎么布設嗎?”
吳惟忠趕緊向馬芳詳細解釋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吳惟忠準備將渡水神機炮成v字布設,目的是引爆之后不但殺傷蒙古人,而且將蒙古人向官軍火器的火力中線驅趕,這樣的話可以使官軍的火器殺傷效率更高。
馬芳問道:“那你要多長時間,多少人?”
吳惟忠說道:“馬總戎,給末將二百人,三個時辰內可以布設完畢。若是給末將五百人,四個時辰的話,末將還可以布設萬彈地雷炮。”
馬芳知道,這萬彈地雷炮,乃是大明地雷中威力最大的,用大窯罐做炮體,內裝炸藥,口用土填緊,鉆一口通藥線。在罐外堆滿鵝卵石,并以土鋪平。將鋼輪發火裝置一并埋于地下,用竹竿作炮與鋼輪的連通藥路。內裝炸藥二百斤,輪火一發,其罐炸裂如雷,泥土亂石沖天,強寇遭之,有不披靡者乎,乃火攻中最狠者。
和渡水神機炮一樣,威力巨大大事布設需要時間,馬芳略一思考,對吳惟忠說道:“本軍門給你七百人,三個半時辰內布設完畢。若是可以,這城頭的火器都歸你指揮了。”
吳惟忠趕緊說道:“末將謹遵軍令!”
馬芳擺擺手說道:“趕緊去辦吧!”吳惟忠趕緊帶著人去布設地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