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想了想,在自己熟悉的人里面,能夠總督宣大的,恐怕只有曹邦輔了,其他的人要么沒這個能力,要么品級太低,曹邦輔現任南京兵部左侍郎兼參贊機務,總督宣大也算是比較合適的職務。
所以朱載坖隨即上疏嘉靖,對于吏部尚書的人選朱載坖建議嘉靖圣裁,而提議由南京兵部左侍郎參贊機務曹邦輔總督宣大。
對于朱載坖的上疏,嘉靖十分滿意,看來朱載坖和他的講官班子能夠充分理解嘉靖的意圖,嘉靖隨即下詔將曹邦輔改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總督宣大等處軍務事督理糧餉。
而對于吏部尚書的人選,爭奪就比較激烈了,徐階等人舉薦的是吳山,而嚴嵩屬意董份。
吳山石江西高安人,嘉靖十四年殿試,嘉靖親自出題,以“敬天法祖”立意。試畢,皇帝御批前三卷,在吳山的卷上批曰:“敬為心學之極,此論好,可第三名。”于是,吳山得中探花,官授翰林院編修。不久,升為禮部左侍郎。也算是嘉靖親自簡拔起來的臣子。
董份就不必多說了,雖然是嚴黨,但是也是嘉靖的近臣,嘉靖齋居西宮時,親點為翰林學士,得乘騎出入宮廷之中,齋醮儀上天神表文多出其手。也是嘉靖的金牌槍手。
大部分人也都是認為吏部尚書應該在他們兩人中選擇一人來擔任,不過嘉靖卻沒有表態。反而先召見了守制結束回到京師的前翰林學士袁煒。
嘉靖對于袁煒的喜愛是朝廷公認的,論青詞水平,袁煒還要在李春芳之上,雖然袁煒恃才倨傲,甚為朝官及門人所厭恨。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嘉靖對他的寵愛,袁煒剛剛回京,嘉靖就親自在西苑召見他。
嚴嵩也在召集嚴黨成員商量此事,雖然嚴黨推薦了董份,但是嚴嵩很清楚,董份擔任吏部尚書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吏部尚書作為天官,一向是由其他五部的尚書直接調任,最次也得有尚書或者都御史的任職經歷,才夠格擔任吏部尚書。
而董份現在吏部右侍郎,沒有尚書的任職經歷,由吏部侍郎升任吏部尚書的,只有剛剛被充軍的李默。
吳山的可能性也不大,原因和董份一樣。
嚴世蕃說道:“莫非陛下屬意袁煒?”
嚴嵩搖搖頭說道:“陛下是對袁煒極為欣賞,但是陛下希望袁煒擔任禮部尚書而不是吏部尚書。”
嚴世蕃當然明白老爹的意思,嘉靖是希望袁煒入閣的,而國朝還沒有吏部尚書入閣的先例,而且一般吏部尚書作為天官,天然和內閣對抗,入閣最方便的是禮部尚書,無論是張璁、夏言,還是嚴嵩自己還有徐階,都是從禮部尚書入閣的,所以嘉靖更希望袁煒擔任禮部尚書,從而入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