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很清楚徐階的用心,所以一直不答應此事。而且嚴嵩很清楚,就算是重設浙直總督,裕王也會推薦唐順之出任這個職務的,如果趙文華再次出任浙直總督,那就是和裕王殿下過不去,嚴嵩可沒有這么傻。
在徐階及其黨羽推薦趙文華的時候,嚴嵩通過密疏向嘉靖建議就此事詢問裕王,嚴嵩認為朱載坖善于兵事,而且對東南極為了解,所推薦的諸將,在東南也確實得力,應該向朱載坖詢問此事。
嘉靖收到奏疏之后,笑著對黃錦說道:“嚴惟中身為首輔,遇事居然叫朕去問裕王,可是有趣至極!”
嘉靖怎么會不知道嚴嵩和徐階各自打的什么算盤,趙文華是個什么貨色,嘉靖很清楚,之所以一直重用趙文華,一來是他絕對聽話,對于嘉靖的指示一向是非常積極,二來是他也是積極協助嘉靖修玄,并幫嘉靖尋訪各種靈丹妙藥的人,嘉靖覺得他還是有些用的,但是領兵打仗,嘉靖很清楚,趙文華不是那塊料。
所以嘉靖派黃錦去問朱載坖怎么解決江北的倭患。對于嘉靖的這個問題,朱載坖還真是思考過的。倭寇的襲擾,在之前兩年有所平息,但是并不意味著就此罷休,王直所能攔截的倭寇數量是極為有限的,雖然倭國內部的兼并戰爭越發激烈,大量潰散的所謂武士淪為倭寇。
這些人的加入使得倭寇的實力大為提升,他們數量也急劇增加,僅憑王直,是難以阻止倭寇入侵的,設立總督,專管備倭,確實是時候了。
對于設立浙直總督,朱載坖也覺得現在確有必要了,但是對于人選,其實無外乎就是唐順之和胡宗憲兩人,朱載坖當然是傾向于唐順之的,但是他并沒有直接向嘉靖推薦唐順之,而推薦了譚綸,認為一旦唐順之或者胡宗憲進位為總督,所空缺的巡撫職務可以由譚綸取代。
同時朱載坖還建議繼續擴編水師,使水師單獨成鎮,遠出海上,攔截倭寇,御敵于國門之外才是最好的辦法。黃錦將朱載坖的建議告知了嘉靖后,嘉靖順勢下令吏部準備廷推浙直總督。
吏部尚書王用賓當即準備廷推的人選,除了胡宗憲和唐順之之外,比較熱門的人選就是趙文華了,不過王用賓并沒有將趙文華納入到廷推的人選之中來。
這讓徐階極為不滿,對嚴嵩說道:“首揆,趙司寇曾總督東南,為何不在廷推名單中?”
對于徐階的話,嚴嵩只是笑笑,說道:“吏部自然有自己的考慮,內閣就不干預王天官的決策了吧!”
嚴嵩作為首輔都認可了此事,徐階也無可奈何,而廷推的結果一如朱載坖之前所料,唐順之成名日久,在大明官場這個極為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胡宗憲無論是資歷還是科舉的成績、官場名望,都遠遠不如唐順之,廷推唐順之為浙直總督。
至于唐順之升遷后的南直隸巡撫職務,由原臺州知府兼杭嘉湖兵備譚綸兼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