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回到王府,派人去請嚴世蕃來,同時在和黃錦閑聊。
朱載坖不由得感嘆道:“黃公公,這大工來的可真不是時候,現在朝廷本就用度不足,這大工所耗費的錢糧又不計其數。”
黃錦也說道:“殿下說的是,何況現在內官監又不是李芳在的時候,各項用度比之之前高了不少,眼下宮里也是入不敷出。”
朱載坖有些不相信,別人不知道,朱載坖可是很清楚的,嘉靖的內承運庫現在應該是有銀子,從蘇松催征的折色,還有王直送上來的銀子,就算是發九邊一部分,怎么說百萬兩白銀還是有的。
沒想到黃錦無奈的說道:“殿下,據老奴所知,現在內承運庫存銀恐怕不足五十萬兩。”
朱載坖有些震驚,那么多錢,用在何處去了?
黃錦這才為朱載坖解釋道,自從嘉靖開始采辦靈芝以來,從各地收購、進獻的靈芝數以千計,而且用這些靈芝煉制丹藥,還需要大量的名貴藥材,李彬等人攛掇嘉靖大肆采購藥材,還有再次整修吉壤,增加陪葬品,零零總總,花費了數十萬兩白銀。
朱載坖說道:“黃公公身為內相,又管著東廠,這些事情,不應該直接將此事告知陛下嗎?”
黃錦笑著說道:“殿下,此事老奴和陸少保都不好說,現下李彬大肆揮霍內承運庫,伙同其黨羽,上下其手,從中貪墨,老奴估計可達數十萬兩,但是老奴就此事上疏,未免會被陛下認為是內侍之間的互相攻訐,陸少保也是如此,故而此事老奴不方便多言。”
朱載坖當然知道黃錦是什么意思,就是想讓朱載坖當這個出頭鳥,去彈劾李彬,朱載坖當然不會這么傻,雖然黃錦在很多事情上幫了朱載坖,但是朱載坖也不會這么盲目的為黃錦出頭,他們內侍之間的斗爭,朱載坖最好不要涉足的為好,否則嘉靖一樣會懷疑到朱載坖頭上來。
朱載坖只是告知黃錦,自己要去查訪一番,只要有證據,朱載坖會上疏彈劾李彬的。
嚴世蕃到了之后,朱載坖笑著問道:“小閣老最近財運亨通嘛!”
嚴世蕃笑笑說道:“殿下說笑了,下官乃是朝廷命官,又是錙銖必較的商賈。”
朱載坖問道:“小閣老把方司農都逼的上疏致仕了,難不成小閣老想去當這個大司農?”
嚴世蕃苦笑著說道:“殿下、黃公公,這方司農氣性也忒大了!就算我們工部的測算太多,他也不該跑到工部來把吳司空和下官大罵一通吧?”
嚴世蕃這還學會倒打一耙了,明明是你們工部獅子大開口,倒成了方鈍的不是。
黃錦說道:“小閣老,現在朝廷的情況你也不是不知道,一百四十萬兩,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這木料銀到底多少,小閣老當著殿下和咱家,總可以說說實話了吧!”
嚴世蕃也是極為苦惱的說道:“黃公公,您是內相,又管著東廠,這些事情您不該知道嗎?”
黃錦風輕云淡的說道:“小閣老,咱家不過是陛下身邊的一條老狗罷了,哪那么耳聰目明啊,有些事,咱家也不明白啊。”
嚴世蕃聽完黃錦的話,只是搖搖頭說道:“黃公公,歷來宮內的營建,都是內官監核算,工部全聽內官監的,之前是李公公管著內官監,李公公心思縝密,又精打細算,所以宮內的營建,還算過得去,但是現在是王愷王公公管著內官監,選用的供應商人,報價比之前高了不少,而且所需的數量也遠遠超過營建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