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張溶笑著問道:“徐閣老當真不知為何嗎?”
其實無論是內閣的三位閣老還是張溶,都很清楚是為什么而來,徐階之前上疏要動用京營十萬士卒助修大工,張溶肯定是為了此事而來。
張溶直接說道:“諸位閣老,現今京營軍力不敷,要調十萬之數,則京營幾無御敵之兵,一旦北虜進犯,何以御敵?”
面對張溶的話,三位閣老只是笑笑,京營自從土木之變以來,就沒振作過,現在官軍的精銳都在九邊,若是北虜寇邊指望京營的話,那也就不會出現庚戌之變了,明明是你們勛臣們占役太多,空餉吃的太厲害,才導致現在京營空虛,現在還用北虜為托詞。
徐階說道:“英國公,眼下重修三大殿為朝廷第一要務,京營怎可袖手?何況現在朝廷用度不足,京營就更要體諒朝廷的艱難,調動京營以助大工,也是為了節省帑銀,國公還要曉諭京營諸將,體諒朝廷的艱難啊。”
張溶不由得頭疼,要是真的按照徐階所說的,調動京營十萬人,勛臣們私自役使士卒,吃空餉的事情就會暴露無遺,他不由得說道:“徐閣老,京城近年以來土木大興,以摘撥官軍為常,其數動以千萬計,勞苦不可勝言,請量為停止。”
但是徐階壓根不為所動,徐階說道:“英國公,朝廷國用困難,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每歲數百萬有用之銀,總不能養十數萬無用之兵吧?”
其實徐階說的已經很明確了,要么出銀子,要么出人,二選一,張溶說道:“諸位閣老,茲事體大,老夫還要和管軍勛臣們商量一下。”
嚴嵩出來說道:“那英國公要盡快了,大工可耽擱不得。”張溶走后,嘉靖就派人傳召諸位閣老到無逸殿去。
嘉靖最近已經被九邊催餉的奏疏搞得頭大了,上來就語氣不善的說道:“鈍等謀國不忠,以致邊儲缺乏,邊餉急務豈可玩忽懈怠?近日邊臣屢疏奏討糧餉,戶部怠視,不行給發,豈不知九邊之重乎?”
三位閣老趕緊跪下請罪了,他們都很清楚,嘉靖又在推卸責任了,方鈍不是不撥糧餉,而是戶部根本撥不出糧餉來。要是戶部有錢糧,方鈍何至于如此?嘉靖怎么會不知道現在太倉枯竭的事情呢?
嘉靖問道:“諸位,邊報告急,財用缺乏,當何以措手?”
面對嘉靖的詢問,幾位閣老都有些無奈,怎么辦,太倉乏銀,那就只有開內帑以濟國用,但是閣臣們都很清楚,誰去說此事,都會遭到嘉靖的訓斥,重修三大殿嘉靖都沒有舍得開內帑,還指望萬壽帝君現在開內帑,不是很可笑嗎?
但是嚴嵩作為首輔,不得不上前說道:“陛下,眼下邊儲危急,北地大旱,北虜也受災了,一旦北虜入寇,恐怕緩不濟急。臣以為先將工部取到工資贓罪等銀暫發大同右衛五萬兩、薊鎮二萬兩,兵部發馬價銀一萬兩于宣府,暫做急用,再請發內帑五萬兩語遼東賑濟軍民。”
嚴嵩說完之后三位閣老就跪伏于地,等候萬壽帝君開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