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溶問道:“謝恩了嗎?”
馬芳點點頭說道:“下官剛謝恩出來,正是陛下教誨,讓下官多聽幾位國公的,故而冒昧叨擾的。”
三位國公笑笑,定國公徐延德說道:“豐州伯,此次封爵出力最大的是誰,豐州伯可知道?”
馬芳趕緊問道:“還請公爺解惑。”
徐延德說道:“豐州伯,你可要好好謝謝裕王殿下啊!”
徐延德說的倒不是假話,這次本來對于馬芳的封爵,朝野還是有很多異議的,畢竟自嘉靖以來,停封似乎已經成為了朝廷的常態,猛地加封勛臣,不少官員其實是不贊同的,尤其是言官們,不少言官們認為:文官至少保,已列公孤之尊;武職至左右都督,可稱侯、伯之亞。
雖然他們也承認馬芳立下大功,但是他們認為給馬芳加官宮保,或者封妻蔭子就足夠酬功了,不少言官們甚至援引徐達等人的舊事和之前嘉靖革除外戚濫封的爵位為由,認為馬芳不當封爵。
有言官就上疏稱:魏、定二公雖在戚里,皆一時佐命元勛;彭城、惠安二伯即以恩澤封,而軍功居半。非無佐命制功,何得濫封。
在這種議論紛紛的情況下,勛臣們也不敢隨意發表支持馬芳封爵的言論,因為即便是英國公這樣的頂級勛臣,也經常因為各種小事就彈劾于他,搞得堂堂英國公也是灰頭土臉的,對于這幫言官,十分忌憚。
而在兵部會議此事的時候,真正使得大部分官員對馬芳封爵表示贊同或者默許的,恰恰是裕王一派的官員們,無論是吏部尚書王用賓、通政使李開先這樣的九卿大員,還是李春芳、高拱這樣的講官近臣,他們的明確表態部議不說明一個事情,就是裕王對于馬芳的封爵是極為在乎甚至極為支持的。
這就使得這些官員們不得不思考此事了,一來是此時激烈的反對此事會不會引起朱載坖的不滿,甚至因此被朱載坖記恨上,那就劃不來了。畢竟即便是馬芳封爵了,也不過是個勛臣武將罷了,和文官們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即便是尊貴如國公,他們要彈劾不就彈劾了。
而一旦得罪了朱載坖,那是真的有可能被報復的,尤其是幾位裕王講官,可不是什么善類,之前彈劾裕王的是什么下場,大家也都看到了,而且要是朱載坖支持此事,他們的反對就顯得很無聊了,即便是馬芳現在不封爵,等到朱載坖上位,想要給馬芳封爵,不過一道上諭的事情,那自己不是枉做小人嗎?
所以徐延德才說馬芳最該感謝地就是朱載坖了,馬芳趕緊說道:“下官謝過三位公爺提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