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看了一眼閣臣們,說道:“起來吧,先商量下此事該怎么辦吧。”
召集重臣商量用兵的大事,在大明也不是沒有過,但是這次主角可是一位親王,當然與以往不同了。
嘉靖首先說道:“這對王杲用兵,算不得什么大事,朕派黃錦去聽聽就行了,還有那些官員要出席,內閣說說。”
嚴嵩說道:“陛下,首先是六部九卿,還有各部的侍郎們,還有左右副都御史這些,由于是討論用兵,照例應該有幾位勛臣出席,還請陛下明示。”
嘉靖想了想說道:“那就英國公和定國公,還有襄城伯去吧!”
徐階說道:“陛下,還有一事,就是這次可是裕王殿下來陳述方略,在兵部大堂似乎不妥,似乎應該另擇他處為宜。”
嘉靖問道:“那依徐閣老之見,該在何處呢?”
徐階說道:“臣以為應該在文淵閣內。”
嘉靖聽了之后,倒沒有多說什么,而是哦了一聲思考起來,文淵閣本是大明貯藏圖書和翰林院官員辦公的場所,在奉天門之東建文淵閣,盡貯古今載籍。置翰林學士數員,而凡翰林之臣皆集焉。
后來設立內閣之后,就是內閣的辦公場所了,由于嘉靖長居西苑,內閣也搬到西苑辦公,但是文淵閣也始終沒有廢棄,仍舊是內閣的辦公場所,大量的文書處理還在文淵閣。而且嘉靖還加以擴建了。
按照成祖時的舊制:文淵閣在午門內之東、文華殿南,面磚城,凡十間,皆覆以黃瓦,西五間中揭‘文淵閣’三大字牌匾,匾下置紅柜,藏三朝《實錄》副本。盡前楹設凳東西坐。余五間皆后列書匱,隔前楹為退休所。
嘉靖十六年,命工相度,以閣中一間奉孔子四配像,旁四間各相間隔,開戶于南,以為閣臣辦事之所。閣東誥敕房,裝為小樓,以貯書籍。閣西制敕房南面隙地添造卷篷三間,以處各官書辦,而閣制始備。
徐階的意思就是在文淵閣中原來閣臣辦公的場所中召開會議,讓朱載坖陳述方略。
嘉靖略一思考后,說道:“就如徐閣老之請,在文淵閣會議。”一眾閣臣們趕緊準備相關的事宜,通知參會的大臣,同時嘉靖也派黃錦通知朱載坖,并且詢問朱載坖有什么需要的。
黃錦到了裕王府后,向朱載坖傳達了嘉靖的上諭后,黃錦問道:“殿下可有什么需要的,但講無妨。”
朱載坖說道:“黃公公,孤想與保定巡撫汪道昆、薊鎮副總兵李成梁商量此事,要需要遼東的詳細地圖。”
黃錦將這些告知嘉靖后,嘉靖隨即準允朱載坖的一切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