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蕭瑟秋風今又是(七)嘉靖當然知道,勘定什么舊功,無非就是王守仁當年的平定寧王之亂的舊功罷了。當年歐陽德當禮部尚書的時候,就一直仕途推動此事,只是嘉靖不允罷了。
現在李春芳乃是繼承他恩師的遺志,想要繼續推動此事。嘉靖問道:“惟中怎么看此事?”
嚴嵩說道:“生殺予奪,都在陛下。然王文成身故已久,幼子形單影只,似可加恩,以昭陛下之仁慈也!”
嘉靖聽了之后只是笑笑,他和嚴嵩都是政治動物,做事情都是只看政治利益的,王守仁的爵位能不能恢復,其實就看對嘉靖是否有利。
嚴嵩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反正自己已經要走了,給徐階上上眼藥,惡心一下徐階,也是好的。而且嚴嵩對于李春芳倒是很看好,徐階確實很會隱忍,也善于謀劃,但是在嚴嵩徐階,徐階似乎是不如李春芳的,嚴嵩倒是想看看,到底是徐階這個老陰比厲害,還是李春芳這個小銀幣更勝一籌。
嘉靖作為皇帝,要思考的就很多了。當年將王守仁的新建伯奪爵,是因為忌憚王守仁的門下,而今王學分為七派,就是徐階也無法號令七派,王學的威脅,遠遠不如當年那么強了,要說給王守仁復爵,嘉靖倒是并沒有這么排斥。
只是當年畢竟是嘉靖將王守仁奪爵的,現在嘉靖又要給王守仁復爵,這總有些打自己的臉,這和赦免楊慎這樣的事情不一樣,楊慎被流放三十多年,現在嘉靖將其赦免,也算是天恩浩蕩,可是給王守仁復爵,若是沒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對于嘉靖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嘉靖看都不看嚴嵩的奏疏,直接問道:“惟中以為,這事可行嗎?”
嚴嵩向嘉靖說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王守仁故去已經三十年了,當年他的門生故吏,如歐陽德等人,早就故去了,現在活躍在朝堂上的,不過都是些王學的三代四代了,如徐階、李春芳、趙貞吉等人,他們雖然也是王學的門生,但是他們對于王守仁的感情就沒有那么什么深厚的。
現在給王守仁復爵,對于王學,其實是象征意義多于實際意義。而且這事由誰來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若是徐階來辦,當然是能夠極大的提升他自己的政治威望,但是現在對于徐階來說,這些事情就有些錦上添花,不太必要了,但是若是由李春芳倡議此事并且得到嘉靖的首肯的話,李春芳的政治聲望將會極大的提升。
而且更要命的是,李春芳可以憑借自己王門嫡傳的身份,從徐階手中將王學巨擘這面旗幟奪過來,將大量王門弟子聚攏在自己門下,雖然不足以和徐階抗衡,但是用來制衡徐階還是足夠的。這個理由對于嘉靖來說是很令他心動的。
最近他一直在思考要怎么制衡徐階,以維持朝局的平衡。雖然袁煒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但是和嚴嵩相比,無論是政治聲望還是政治手腕,都還差得太多了,嘉靖有意讓嚴訥入閣,這樣一來,內閣就有兩位閣臣是嘉靖的信臣,但是嚴訥和袁煒一樣,都是直接從翰林院提拔入閣的,雖然對嘉靖極為忠誠,但是自身的實力太過弱小,用以制衡徐階的話,還是太過于單薄了。
嘉靖當然考慮過朱載坖,但是朱載坖畢竟是儲君,不可能親自涉足朝局,只能通過他的講官們來影響朝局。雖然講官們考滿之后都得到了升遷,但是他們勢力也還是很單薄,并且張居正還是徐階的得意門生,不可能和自己的恩師翻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