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并沒有這個問題上再繼續糾集,而是問道:“裕王的課業如何了?”
李春芳向嘉靖介紹了最近講官們進講的課業,嘉靖并不滿意,嘉靖說道:“孔孟固然是要學的,但是道德經也要學。朕有三德,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李春芳當然知道嘉靖的意思,這不僅僅是嘉靖對于朱載坖的敲打,也是敲打李春芳等人,從字面來理解,這句是闡述圣人治國之要的,“慈”指的是對民眾的慈愛;“檢”則是對自己行為的約束;“不敢為天下先”是指不應過于急躁,而應順應自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搶先行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亂和沖突。
嘉靖主要是不敢為天下先,不管是朱載坖、李春芳還是裕王的將官班子,甚至與現在的徐階,不管他們出于什么目的,但是他們現在都想要刷新吏治,整頓朝綱,而嘉靖顯然是不支持這么干的。
嘉靖不支持的原因也很簡單,嘉靖現在年齡大了,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再去搞這些了,從陶仲文去世之后,嘉靖對于長生就更加渴求了,不管是召王金煉丹,還是搜求五色芝,都是的嘉靖對于政務沒有以前那么上心了,嘉靖希望朝局盡可能的穩定,好讓他修煉。
而且嘉靖也并非沒有經歷過改革,無論是武宗駕崩之后由楊廷和主導的嘉靖新政,還是在嘉靖本人支持下,由張璁實施的新政,嘉靖見得太多了,新政不是那么好搞了,強悍如張璁,最后都不得不黯然離場。
當年張璁推行的新政,力度可謂是空前的,從科舉改革、到整頓京營、刷新吏治,在嘉靖的支持下,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的,以整頓京營來說,張璁要求清出權貴私占的軍丁,補充士兵數量達到十二萬原數,并不許侯伯膏粱子弟濫充為總兵參將等官。同時,張璁奏汰錦衣旗校三千五百八十余人,一年節省京儲數十萬,復革冗官冗兵四萬余人,一年節省京儲一百六十八萬。
同時清查莊田,京畿一帶就查勘勛戚等莊田五百二十八處,清理莊田五萬七千四百余頃,被張璁還田于民。而且張璁的清廉是出了名的,連他的政敵都不得不承認:“攻擊之章無慮百千萬言,終無一言以貪墨加之!”
可是結果是什么?舉朝洶洶,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言官御史們彈劾張璁:狠愎自用,執拗多私,竊弄威福,驕恣專橫,這些彈劾,只要落實一條,張璁就萬劫不復了。
盡管有嘉靖的全力支持,但是新政依舊是舉步維艱,難以推行,最后張璁不得不引疾致仕,嘉靖雖然認為張璁是:無一念不忠朝廷,無一事不為國,無厘發私身家的忠臣,然而還是只能徒喚奈何。
所以嘉靖后來索性不和這些鳥人見面,一意修玄,很多時候也有逃避的意思在其中,現在不管是徐階還是朱載坖、李春芳、高拱、張居正等人,嘉靖都看出來了,他們一個個都躍躍欲試,想要扭轉乾坤,名垂青史,可是嘉靖很清楚,哪有那么容易。
孔圣尚曰:法不責眾。一旦這些官員們抱起團來,就算是嘉靖,也是很頭疼的。就憑他們,扛著一桿中興大明的大旗,就能夠橫掃天下,澄清玉宇?
嘉靖只有兩個字的評價,幼稚!所以嘉靖不得不敲打他們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