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說道:“無妨的,徐家出產的布匹,朕以內帑收儲,斷不會出現這種事情的。”
畢竟現在倭國急需大明的布匹、瓷器、茶葉等物,朱載坖也需要倭國的白銀和銅料,所以朱載坖希望徐階挑頭去做此事,畢竟徐家是松江豪門,由徐家出面做此事是最好不過了,朱載坖代表皇室和徐家合作,也算是朱載坖補償了一下徐階。
徐階答應下來之后,就回到內閣收拾東西準備回到松江老家了。
朱載坖隨即下令升李春芳為中極殿大學士,高拱為建極殿大學士,明確了李春芳為首輔,高拱為次輔,閣員仍舊是郭樸、張居正、陳以勤。
同時徐階走了之后,朱載坖才是真的開始大展拳腳了,徐階在的時候,一直對于科道比較袒護,即便是朱載坖多次要求要整頓科道,但是徐階都以科道乃是朝廷之耳目,暢通言路為由要朱載坖對科道加以包容,現在徐階走了,朱載坖第一個就是要整頓科道了。
朱載坖命令次輔高拱分管吏部和都察院,負責整頓科道,高拱一上任,就與吏部尚書楊博一道整肅科道。高拱向朱載坖上了挽頹習以崇圣治疏,詳細闡述了自己的主張。
高拱認為,現在的大明,實際情況是:方今時勢,內則吏治之不修,外則諸邊之不靖,以兵則不強,而以財則不充,此天下之患也。
高拱認為現在的朝廷主要有八弊,分別是曲解法律,任意輕重;賣官鬻爵,敗壞名節;刻薄寡恩,刁難民眾;爭功嫁禍,彼此排擠;推諉扯皮,功罪同途;文武不協,黨同伐異;因循塞責,茍應故事;浮言叢雜,混淆是非。
這八弊不除,大明難以中興。朱載坖當即在高拱的奏疏上御批道:“卿所言甚是,宜盡紓其才,以求大治,朕與卿等勠力同心也!”
朱載坖將高拱的奏疏明發六部,也鮮明的表達的自己對于新政和高拱的支持,隨后內閣首輔李春芳也向朱載坖上疏,他將大明現在的問題總結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壞法,第二是黷貨,第三是浮言。
李春芳認為三害之中,最為根本的就是浮言,所謂浮言,就是虛浮輕躁,急功近利;華而不實,言行悖離;嘩眾取寵,眾議紛紜;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甲可乙否,莫衷一是;讒言肆出,蜚語流傳。更有甚者,這些官棍官痞久已沉浮于官海,隨時變色改態,不但無益于國事,反而誤導輿論,荼毒蒼生,已成為天下之害。
李春芳請求朱載坖大振乾綱,整頓浮言,使官風得以回歸淳樸,首先就是要整頓科道言官。
朱載坖深以為然,這些科道言官,風聞言事,充當他人喉舌,妄言朝廷大政,搬弄是非,現在徐階離任了,朱載坖當然要給科道上上強度了。
朱載坖隨即下詔,認為整頓官風,首在言路,科道為朝廷綱紀之所在,不可不重,著建極殿大學士高拱會同左都御史葛守禮、右都御史李開先、吏部尚書楊博,考察科道,選拔可用之才,使科道重歸朝廷耳目的作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