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商人現在已經不敢和朝廷對抗了,沒了士紳們在背后撐腰,這些商人哪個敢真的對抗官府。蔡國熙立即組織人手,恢復蘇州秩序,重新開始賦稅的征繳,這次沒有士紳敢于鬧事了,賦稅的征繳工作進展異常順利。
而張居正并沒有在蘇州呆多久,在蘇州恢復秩序后,張居正就趕赴松江,首先到自己的老師徐階府上探望恩師。
得知張居正到來,徐階自然是極為高興的,親自前來迎接,張居正向徐階行禮,徐階趕緊說道:“叔大,如今老夫一介白身,可當不起你這個內閣輔臣的大禮啊。”
張居正趕緊說道:“恩師這樣說,弟子無言以對了!”
徐階笑著說道:“叔大說笑了,能來看我,老夫已經十分高興了!”
張居正攙扶了徐階進入徐府中,楊繼盛也在,連忙過來行禮,張居正笑著說道:“椒山也在啊!”
師徒三人進入書房之內密談,徐階笑著說道:“叔大,這坐斷東南,感覺如何啊?”
張居正苦笑著說道:“恩師,弟子坐斷東南不曾,但是戰未休倒是真的。”
徐階聞言只是笑笑,張居正說的也是實情,自從張居正擔任這個督師南京以來,為了推行新政,每日里都是和士紳們、東南的官員甚至朝廷的官員們勾心斗角,搞得張居正是不勝其煩。
徐階聽罷,笑了笑說道:“叔大,事未經歷不知難嘛,這些事情,日后你會見得多的。”
師徒三人寒暄了一會,又聊到現在蘇松的局面上來了,現在明面上蘇松的事情已經算是解決了,但是張居正很清楚,這只是治標,并非治本,朝廷高壓之下,士紳們當然會乖覺一些,可是一旦朝廷的壓力減少,士紳們就會故態復萌的,張居正希望建立一個長久的辦法。
徐階聽了之后,問道:“椒山,你是當過知縣的了,覺得這東南的知縣怎么樣?”
楊繼盛搖搖頭說道:“這蘇松的知縣,著實不是人干的,賦稅之重,官司之多,數十倍于其他州縣,縣官根本無從措手。”
徐階點點頭說道:“椒山說的是了,這東南的州縣官吏,事務數十倍乃至于其他州縣,而縣令、知州、知府們,卻仍然是那些人,哪里有能力處理這么多的公務?”
徐階認為,導致朝廷對于東南掌控能力不足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官府無力,以一縣來說,僅有知縣一人,縣丞、主簿數人,最多的也不過蘇州府治下的吳縣,有除縣丞一員外,還有治農縣丞一員、管糧縣丞一員、撫民縣丞一員、主簿一員,共五名佐貳官,加上縣令,也不過六人,這六人就是整個一縣的官了,
而他們面對的是整個大明最難治理的一個群體,最繁雜的事務,怎么能夠得心應手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