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王兀堂的哭訴,汪道昆沒有立即回應,而是冷冷的問道:“王兀堂,本部堂問你,你還忠于大明嗎?”
王兀堂當即說道:“部堂大人,小人當然是忠于大明的。”
汪道昆當即說道,現在大明討伐覺昌安,需要向導,汪道昆命令王兀堂從部落中挑選熟悉建州左衛和覺昌安部情況的人,為大明所用。
王兀堂有些遲疑,汪道昆當即問道:“怎么,你不愿意?”
從內心來說,王兀堂是真的不愿意卷入此事,雖然王兀堂不想和大明作對,但是覺昌安畢竟和自己同是建州部,和王臺不一樣,王臺的海西女真與建州女真一向有仇,這個時候落井下石自然是正常的。
可是自己部落和覺昌安部關系十分緊密,兩邊通婚都是常事,很多人在建州左衛都有親戚,在這種情況下,維持中立不卷入大明和建州左衛的這場沖突對于王兀堂來說已經是很勉強的事情了,要想自己部落支持大明用兵,恐怕不太現實。
何況由于大明的制裁,自己部落也是生計艱難,很多人對于大明也是怨氣滿滿,在這種情況下,汪道昆還想王兀堂部為大明征戰,有些說不過去了。
王兀堂老實的向汪道昆說明了自己的擔憂,對于王兀堂的擔憂,汪道昆認為確實是有必要的,汪道昆接著問道:“王兀堂,你覺得你的部落中有沒有人私通覺昌安。”
王兀堂老實承認確實不能排除這種可能,因為他的部落中很多人都和覺昌安部有著親戚關系,在現在大明要對覺昌安用兵的情況下,這種可能性就更大的,王兀堂認為,一旦自己的部眾參與到大明對覺昌安的軍事行動中來,很有可能會泄露大明的軍事秘密。
對于王兀堂的這個看法,汪道昆也確實同意,他說的確實是有道理的,但是汪道昆認為,王兀堂必須通過實際行動向大明表示自己的忠誠,自己才能恢復對于王兀堂部的互市等措施,緩解王兀堂部的生存危機。
王兀堂提出可以向大明皇帝進貢人參、東珠等物,但是汪道昆認為這個并不足以證明王兀堂部的忠誠,汪道昆認為,王兀堂要協助大明將被擄走的大明百姓救回,交還給大明,同時徹底和覺昌安劃清界限。
作為報答,汪道昆會從軍糧中按照王兀堂部的人數暫時撥給部分糧食,用以緩解王兀堂部的生存危機,同時汪道昆也嚴令王兀堂,不準招降納叛,尤其是覺昌安部的首領,凡是逃往王兀堂部的,都要交給大明處置。
對于汪道昆的要求,王兀堂都答應下來了,汪道昆于是先撥給他五百石糧食,以供他部落的急需。
而接下來汪道昆就給海西女真的頭目王臺傳令,要求王臺派兵協助大明,對此王臺當然是滿口答應,他和覺昌安本就不對付,這個時候肯定要借機報復了。
王臺立即表示同意,愿意配合大明共同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