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召集在京的內閣輔臣、各部院正印、堂官以及四品以上京官,全部到殿議事,今天的主題其實就是一條,滿剌加、呂宋的復國事宜。
對于是否為滿剌加、呂宋復國,大明君臣的意見是一致的,就是大明必須為滿剌加、呂宋復國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這是關系到大明宗主身份的問題,也是維系宗藩體制的重要措施,對于大明來說是向這些屬國們展示大明風范和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復國這個問題上,重臣們都是支持的,畢竟興滅繼絕,乃是大仁大義。
首輔張居正說道:“陛下,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必興滅繼絕,修廢舉逸,然后天下歸仁,四方之政行焉。臣等惟陛下命!”
在張居正的率領下,一眾臣子們都向朱載坖行禮祝賀,對于這些事情,朱載坖朱載坖當然是同意的,作為大明重建宗藩外交體系的第一步,興滅繼絕,在這些藩屬之中樹立一個強大的大明形象,當然是極為重要的。
但是具體應該怎么做,仍舊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一個問題,滿剌加和呂宋兩國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朱載坖認為,首先要解決滿剌加的問題,滿剌加是個小國,而且位置重要,能夠控制大明和西洋諸國的海上交通線,對于大明來說,是必須要控制的地方,而且大明還曾經在此地設置滿剌加外府,作為大明水師重要的補給點,同時對整個海峽加以控制。
朱載坖認為,大明可以幫助滿剌加復國,但是同時也要恢復滿剌加外府,而且由于滿剌加國小力弱,為了保證滿剌加不再次被吞并,大明必須駐軍滿剌加,借以控制整個馬六甲海峽,將這條交通要道和滿剌加國牢牢控制在手中,這才是大明幫助滿剌加復國的主要目的,朱載坖很清楚,大明不僅僅需要這些虛名,也需要實際利益,控制海峽,就能夠實現大明的利益。
對于朱載坖的這個看法,朝臣們大部分同意,但是也有一些朝臣們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也很簡單,主要是出于經濟的考量,滿剌加剛剛建立,不可能有什么多余的錢財來供養大明官軍,甚至就是重建的費用都得朝廷撥付,朝廷還要重建滿剌加外府,駐軍此地,耗費不菲,財政能否支撐,即便是現在能夠支撐,大明不可能一直這些支持下去。
對于這些臣子們的擔憂,朱載坖認為確實是有意義的,大明又不是做慈善的,雖然要維護朝廷的宗藩體制,但是也不可能無限的投入而沒有回報,這點朱載坖是很清楚的,但是朱載坖也認為,如果大明控制了馬六甲海峽這樣的要地,還不能從中掙到銀子的話,朱載坖和大明重臣們干脆找塊豆腐一頭撞死算了。
朱載坖向臣子們解釋了自己的想法,大明控制了馬六甲海峽這條至關重要的咽喉要道之后,就可以利用這條咽喉要道為大明創造收入了,大明可以控制馬六甲海峽上面的港口,為往來的船只提供停泊、修整等服務,從中獲取收入,然后就是過路費了,守著這么大的金飯碗,朱載坖不信還能要飯去,只要大明牢牢控制住馬六甲海峽,就不愁不能創造財富。
還有就是馬六甲海峽上最重要的據點淡馬錫城,只要大明能夠控制住淡馬錫,不但能夠保障大明在滿剌加的駐軍開支,甚至能夠為大明創造極大的財富,不遜于海關。在朱載坖的支持下,朝廷同意了支持滿剌加復國并且重新恢復滿剌加外府的決定。
朱載坖很清楚,要想控制淡馬錫城,也就是后來的新加坡,必須要支持滿剌加王室復國,因為在嘉靖五年的時候,滿剌加在賓坦島之戰中,其重要據點賓坦島(民丹島)也被佛郎機攻陷,他的后裔偏安柔佛,建立了柔佛王國,繼續馬六甲的王統,而其他的王室則逃到了大明,尋求大明的支持,大明要想控制淡馬錫,就必須扶持這些在大明的滿剌加王室后代重新建立滿剌加王國,控制淡馬錫,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之很快就發展成為南洋的國際貿易中心和東西方交往轉口站。
在處理了滿剌加的事情之后,大家就開始討論有關呂宋的事情了,呂宋的事情就比滿剌加的事情要復雜的多了,首先就是呂宋畢竟是個大國,至少比滿剌加要大得多,更加重要的事情,在這次殺戮大明百姓的行動中,不僅有佛郎機人,也有這些呂宋土著的參與,現在大明還要幫助呂宋王室復國,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關于這個問題,刑部尚書洪朝選認為,雖然這些呂宋土著也參與了殺戮大明百姓的行動,但是主謀畢竟是佛郎機人,至于這些呂宋土著,可以在大明幫助其復國之后,敕令呂宋國王將這些參與殺戮大明百姓的兇手交給大明官軍懲處即可,呂宋國畢竟是大明的藩屬,孰輕孰重,還是要有所考量的。
對于洪朝選的這個建議,朱載坖認為是合理的,但是呂宋麻煩的事情還不止于此,還有馬尼拉要塞的問題,這是佛郎機人經營多年的堡壘,怎么可能輕易放棄,這點不光朱載坖很清楚,就是大明臣子們也都很清楚,在大明和佛郎機的談判中,有關馬尼拉要塞和港口的問題,肯定是大明和佛郎機重點商討的問題,大明如果不解決好這個問題的話,牽涉到的不僅僅是呂宋是否復國的問題,還有大明和佛郎機的和戰問題。
所以不光是朱載坖很慎重,連大明的這些重臣們也是非常之慎重的,事關兩國和戰,必須要謹慎對待。對于這個問題,朱載坖認為,還是要從佛郎機的角度去思考,探知佛郎機的底線,對于佛郎機想在大明家門口維持龐大的軍事存在,這是決不可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