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思量了一番之后,決定先召見佛郎機使臣,同時命令沈鯉和戚繼光接待英吉利使臣,朱載坖想先聽聽佛郎機說些什么。
朱載坖于是召見了佛郎機使臣,佛郎機的國書上倒是沒有些什么特別的東西,只是希望和大明和睦相處,通商貿易這些話,不過朱載坖相信佛郎機不會只有這些訴求的,若是只有這些訴求,佛郎機使臣也不會多次請求朱載坖召見了。
佛郎機使臣和翻譯,還有大明禮部的翻譯到場之后,朱載坖就問道:“貴使萬里而來,所為何事?”
佛郎機使臣也向朱載坖陳述了佛郎機的要求,佛郎機認為,大明是東方的大國,而佛郎機是西洋的強國,而且大明和佛郎機之間的商貿往來也是很頻繁的,佛郎機商人每年從大明購買大量的貨物,同時將海量的金銀輸入大明,對于大明來說,和佛郎機結盟才是強強聯手,能夠使得大明利益最大化,大明應該拋棄尼德蘭,和佛郎機結盟。
而且尼德蘭原本就是佛郎機的領土,乃是佛郎機的叛逆,大明不應該和尼德蘭結盟,而是應該和佛郎機結盟,對于佛郎機使臣的這番言論,朱載坖不置可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佛郎機使臣的話確實是有些道理的,尼德蘭確實曾經屬于過佛郎機,甚至佛郎機國庫收入的一半來自尼德蘭。但是腓力二世通過拒付國債、提高佛郎機羊毛出口稅、限制尼德蘭商人進入佛郎機港口、禁止他們同屬地貿易等辦法扼制尼德蘭,最終直接將尼德蘭逼反了。
而且朱載坖明確表示,這些事情,都是他們西洋的破事,大明不愿,也無意去管,而大明既然已經和尼德蘭結盟了,就沒有朝令夕改,無故背盟的道理,大明還是要將道義的,這點朱載坖希望佛郎機使臣能夠搞清楚,但是朱載坖也重申,大明和尼德蘭的盟約也是有范圍的,對于西洋的事情,大明是不會干涉的。
朱載坖也重申自己和大明的態度,雖然朱載坖要繼續承認和尼德蘭的盟約,但是大明仍舊希望和佛郎機保持良好的貿易關系,同時朱載坖也詢問了佛郎機是否愿意接受調停,畢竟化干戈為玉帛也是一件美事嘛。
但是佛郎機人顯然不愿意接受調停,他們認為尼德蘭是佛郎機的領土,要徹底消滅尼德蘭將其重新并入佛郎機,既然如此,朱載坖的神色就冷淡了很多,朱載坖說道:“貴使所言,朕已知之,如無他事,貴使請回吧!”
佛郎機使臣就大明向尼德蘭出售船只、軍器等事向大明表達不滿,認為大明既然表示無意參與西洋之事,就不應該向尼德蘭出售船只、軍器,朱載坖聽后說道:“貴使,大明向尼德蘭出售船只、軍器,乃是我大明的內政,似乎不用貴國干涉吧?且大明來者不拒,除朝廷禁榷物資之外,也未嘗禁止佛郎機從大明購買貨物,貴使所言,有些過分了!”
對于朱載坖的強勢,佛郎機使臣是有所準備的,他們當然很清楚現在的大明本就極為強勢,雖然大明嘴上說著不介入西洋的事情,但是通過向尼德蘭出口船只、軍器等,暗中支持尼德蘭,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尤其是這次尼德蘭從大明購買的船只,迅速的恢復了尼德蘭水師的實力。
原本佛郎機水師就算是經歷大敗,總實力仍舊是高于尼德蘭和英吉利水師的,但是尼德蘭在得到了大明的船只之后,迅速恢復了實力,尼德蘭本就水手眾多,有了船只就可以迅速重整旗鼓,反倒是佛郎機,水師遭受大敗,同時又要維持漫長的航線,空有龐大的艦隊,卻不能集中到一起來,反而處處被尼德蘭、英吉利所破襲,佛郎機的港口多次遭到伏擊,而且水師亟待補充船只,但是自己的造船廠已經滿負荷仍舊不能滿足需求,所以佛郎機將目光轉向了大明。
佛郎機的想法是很不錯的,從大明購買船只,一方面是迅速補充佛郎機水師的船只缺口,另一方面佛郎機現在控制著美洲的金銀礦,在資金實力上是遠遠強于尼德蘭和英吉利的,佛郎機多買一艘,尼德蘭和英吉利就少買一艘,而原本尼德蘭和英吉利的水師就不如佛郎機的規模龐大,在這種情況下,佛郎機水師將會很快再次重振雄風。
而對于佛郎機來說,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向大明展示自己雄厚的實力,將大明拉攏到佛郎機這邊來,這樣的話,沒有大明提供船只、軍器等的支持,尼德蘭和英吉利是撐不了多久的。
于是尼德蘭使臣向朱載坖提出了從大明購買船只的要求,朱載坖說道:“船只本非禁榷之物,貴國既然要購買,大明自無不可。”
佛郎機這種大買家,朱載坖自然是十分歡迎的,不過佛郎機畢竟不是大明的盟友,朱載坖還是防著佛郎機一手的,大明可以賣給佛郎機船只,但是大明不會賣給佛郎機火炮,軍器乃是朝廷禁榷之物,這點朱載坖還是搞清楚的,不過現在對于佛郎機來說,有船買就不錯了,哪里輪得到他挑三揀四的,至于火炮,佛郎機自己也會鑄造,作為現在的西洋強國,佛郎機的軍事工業還是不錯的,原本尼德蘭的鑄炮工場規模也不小,但是在戰亂中被毀,現在不得不向大明購買火炮。
不過涉及到船只、軍器等買賣,朱載坖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先交錢再提貨,或者一手交錢一手提貨,不過這種僅限于官軍的二手船只,官軍中也不少已經服役十多年的船只,官軍正在建造新船,將第一批的兩千料級的戰艦予以換代,不過現在木質風帆戰艦加以修補之后,服役年限還是很長的,而且大明也沒有那么黑,這些戰艦也是經過朝廷的造船廠全面修整過的,在性能上和新船沒有什么區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