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高山孤峰之巔,雪后萬物皆是可愛,纖塵不染,仿佛換了一個世界。在這空地青石之上,仰首看天,但覺胸無所累,激發豪氣,不由氣運丹田,想起那當年岳武穆,壯志未酬,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這位普來孫親王見這袁承天氣息之綿綿,內力之不絕,可見內功心法之底蘊深厚已達頂峰造極之地步!似乎已然不輸于當世任何一位高手!
時光已過,忽忽數日,積雪消融,山巔露出了褐色的大石。這日陽光沖破陰霾,將暖暖的陽光照在積雪之上。這些時日奔波都是風狂雪大,今日見得風停雪止,心中自然有種說不出的喜悅。只是氣溫還是晴冷,所以雪便融化的慢。袁承天來到這山巔邊緣,探頭四望,只見左側有一眾小山,也是白雪覆住山頭,其氣勢難與他身處這座大山相提并論。——雖然此山四壁光潔,滑不留人,常人決難攀登而上,便是身有武功之人有時也是力有末逮,多是不能!他忽然想著那杜工部的詩: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詩意境宏大,寫盡詩人濟世為懷的抱負,而今袁承天卓立于這高山之巔,不由有此同感。
普來孫親王此時站在他身后,但見他氣宇卓然,威嚴盡出,氣勢不凡,心想:自己如果能收他為我所用,那該是多好的事情,于自己的事業事半功倍!只是他把世間的事想得焉也簡單,如果袁承天那樣,又豈會今日身陷危地?可是他從來處亂不驚,心想:世上本無不可為之事,只是世人總是畏前避后,是以廢于半途!袁承天忽覺身后普來孫親王似乎目視自己。他轉身之際,見到這位親王眼中閃過一閃常人不易查察的目光,似乎含有不善之意。
日頭轉西,袁承天舉步回洞,只覺得身體發膚困得要死,便倒頭便睡。普來孫親王見他酣睡的樣子,心想:如果我此時拿石塊結果了他性命豈不是好!正當此時,忽然山洞上面撲簌簌掉下好大的雪來,立時驚醒他這惡念。可是他依舊心心念念要殺這袁承天,竟自手握一塊大石來到袁承天切近,在篝火微光下見他睡得正酣——連日來的奔波已讓他沒了精力,所以便在山洞的一塊大青石上睡著。——因為有篝火,所以洞中并不見冷。
這位親王手持大石一步步走近,借著篝火微光看準時機,手起便要石落,不防洞中棲身的蝙蝠受到了驚嚇,便自撲楞楞地沖出這山洞。這一下驚得普來孫親王手不禁一顫,石塊落在亂柴之上,雖然聲音不大,可是也讓他心驚膽膻,害怕為袁承天知覺自己要私自害他,那豈不是自尋煩惱,如果他惱將起來自已和他動起手來,只有無能為力,受制于他,想到這里他能不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