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后,譚偉臉上的興奮表情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嚴肅取代。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算了以后才知道根據地剛剛收上來的五千多萬斤糧食根本不夠用。
要是團長沒讓俘虜在根據地參加勞動改造,通過種糧食來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
秋收結束后根據地沒有拿出十多萬大洋大規模收購糧食,光靠公糧收上來的三千多萬斤糧食,也就保住根據地每年的固定消耗。
這中間還不能發生一點兒意外跟大規模戰斗,否則根據地就會陷入入不敷出的危險局面。
說完就盯著唐林問:“團長……你打算怎么處理這些糧食?”
唐林立刻在心里盤算起來。
明年還有一個豐收年,利用根據地正在修建的水利工程,干旱第一年的收成雖然會受到影響,但保證根據地軍民的一年口糧肯定沒問題。
這就意味著獨立團想要渡過這場大干旱,必須提前儲備兩年的軍糧。
根據地一年的正常固定消耗是兩千五百萬斤糧食,省一點兒的話兩千萬斤應該就夠用了。
想著想著,唐林心中就有了決斷,看著譚偉很篤定回答:“存兩千萬斤糧食,剩下的糧食作為根據地固定消耗跟預備糧。”
“沒有我的命令,那兩千萬斤存糧任何人都不能動用。”
“從今天開始,工兵連歸老譚你指揮,馬上進山找山洞,建地下糧庫,一定要把這兩千萬斤糧食好好存起來,絕對不能發生任何意外。”
“搞不好什么時候這兩千萬斤糧食就會變成我們獨立團的救命糧。”
譚偉雖然不知道唐林為什么要儲備這么多糧食,但他相信團長肯定不會無的放矢,這么做肯定有這么做的理由。
記錄完命令后繼續報告:“除了糧食,我們年初讓老百姓認領的幾千只山羊也到了收獲時候了……”
“除了三十多只山羊因為各種原因死了,剩下幾千只羊全部長大成年,這中間還有將近兩千只母羊下了三千多只羊仔,過了年估計還有四千多只羊仔出身,到時候根據地的養羊規模肯定會突破一萬只……”
“這些山羊的價值都在六塊大洋以上,我們需要付給認領戶三塊大洋。”
“如果咱們把母羊全都留著,公羊全都賣出去,在減掉給認領人的一萬多塊大洋,這一次的合作不僅沒掙到一塊大洋,搞不好還會貼進去一千多塊……”
“畢竟我們購買這些羊仔還花了差不多三千塊大洋,這些都是成本。”
唐林一擺手道:“這是第一年,虧了就虧了……”
“等以后山羊數量增加,那時候肯定會雙贏。”
“根據地老百姓收入多了,我們的賣羊收入也會直線上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