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爍哥這首歌走心了。”
“忽然發現歌詞不一定多么華麗才有力量,樸實無華的歌詞同樣可以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這首《常回家看看》是真心的適合春晚這樣的舞臺,爍哥和薇姐的配合也是完美。”
“一個人在外地過年,只能買到綠皮火車的車票了,有點懶得動,聽了《常回家看看》之后果斷買了張車票,雖然要17個小時的煎熬,但我還是要回家了……”
“支持樓上,想想父母期盼的目光,到家之后熱騰騰的飯菜,17個小時的煎熬還算個啥,回家吧!”
“《常回家看看》真的是一首催淚的歌啊,正包餃子的老媽眼眶都濕潤了,這是唱到了老太太的心坎里。”
“……”
電視中,《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唱完了,網絡上的相關討論卻是鋪天蓋地,并且做到了真正的零差評,成千上萬條相關評論中,竟然沒有一條差評,由此可見,這首歌的確是唱入了人們的心中,連一些堅定的“胡黑”都沒跳出來噴胡爍了。
晚會繼續。
一個雜技節目之后,又是一個歌曲聯唱的環節,上一次是神曲聯唱,而這次聯唱環節的名字叫:那些時光。
這個環節與之前的神曲聯唱一樣,也是三首歌,分別是高子健演唱的《同桌的你》,鄭軍的《曾經的你》,以及李朵的《時間都去哪了》。
這三首歌的風格與之前神曲聯唱的三首歌風格完全不同,但歌曲的主題與內涵卻又更勝一籌。
三首歌喚起了人們對不同時期自己的記憶,《同桌的你》唱的是單純的學生時代,《曾經的你》唱的是張狂而又迷茫的少年時代,等到了《時間都去哪了》則又是對那些逝去時光的回溯……
三首歌放在一個環節依次唱響剛好完成了一個時間的遞進,而這三首歌也是唱盡了許多人的半生。
“那些時光的三首歌太棒了,聽的令人沉醉了。”
“聽完《同桌的你》默默拿出手機給高中時期的同桌發了條微訊,千言萬語最后匯聚成了一句新年快樂。”
“樓上的兄弟請留步,請說出你的故事……”
“聽《同桌的你》這首歌真是感觸頗深,回想當年還在課桌上畫什么分界線,嗯,現在已經是孩子他媽了,我想在床上畫到分界線!”
“哈哈,樓上真幸福,沒有讓歌中的情節出現……”
“好好的一臺春晚,爍哥為什么搞的這么煽情啊,聽《常回家看看》的時候剛剛哭過,聽《時間都去哪了》就又哭了……”
“同樣哭過兩次的路過,從未想過自己看春晚竟然也會看哭……”
“必須再吹一波爍哥的才華,這些歌真的、真的太牛逼了,隨便拿出來一首都能大火!”
“……”
那些時光聯唱環節結束之后,又一次在網絡上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討論浪潮,與之前的《常回家看看》一樣,也是全網零差評。
而就在春晚進行的過程中,微博熱搜也幾乎被春晚上的節目所霸占了。
#《常回家看看》#
#神曲聯唱#
#《恭喜發財》#
#那些時光#
#宋大寶《相親》#
#……#
除夕夜,春晚本就是全民關注的晚會,而今天春晚上的歌曲質量也完爆往年,幾乎每首歌都收獲了無數的關注與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