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此時此景,宛城總共也就只有85000人,在人數上雖然暫時還是占據著優勢,但是已經不明顯了。
而且,很明顯,劉備和諸葛亮的士兵更能打。
正在此時,東邊孫權的戰報傳來:
“主公,孫權戰備,此時進攻荊州地帶已經接近兩月,黃忠帶著士兵堅守著,竟然抵擋住了孫權、周瑜等人的進攻。”
斥候滿臉是汗,緊張地向曹老板報告軍情。
眾人聽見之后,都為之動容。
這樣的大戰,幾面夾擊劉備,孫權領著士兵在東邊竟然沒有討到絲毫的便宜。
如此,劉備肯定會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前來南陽城,宛城的壓力可想而知。
關羽的30000援軍曹操已經知曉,而且聽見關羽過來助陣,曹老板內心其實已經慌得1批。
曹老板深知關羽的威力,顏良文丑兩員悍將,自己手下那么多人都無能為力,可是關羽上前,輕松秒殺。
這樣的戰績,在自己軍中根本沒有。
荀彧見狀,也是內心1驚,此時荀彧覺得更有必須把自己的計策說與曹操知曉。
“主公,荀彧認為劉備、諸葛亮的進攻重心肯定是南門。”
“我們不妨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南門,然后東西門派得力干將部署1些兵力,下達嚴令,只需守城,堅決不許出城門,可保東西門無虞。”
“我們的士兵不應該埋伏在宛城和南陽城的中間,那里地處偏遠,距離宛城較遠,不方便補充補給,也不方便與城內聯絡。”
“我有1個小小的建議,可以令5000人埋伏在南陽和宛城中間,只做疑兵之計。”
“令人守住北門,然后從南門悄悄派出20000士兵,埋伏在宛城的南部的1片小樹林里,伺機而動。”
“等待諸葛亮進攻之時,埋伏的20000士兵1鼓作氣,蜂擁而上,定會打亂諸葛亮的陣腳。”
“等待諸葛亮大亂,我們在乘勢開門出去掩殺,如此,則諸葛亮與劉備必敗無疑。”
“主公,您以為如何?”
曹操聽完,在心里已經挑起了大拇指,荀彧這個計策,極妙。
如此,1則可以確保南門外埋伏的士兵保持足夠的體力、能量,而且可以和城內的士兵及時聯絡;
2則,不管諸葛亮會不會知道這20000士兵的存在,都會對他構成潛在的威脅。
如此妙計,當然要執行了,不過在執行之前,曹老板還是要決定讓大家議1議。
不管是何妙計,必須大家討論討論,大家議1議,只有經過大家的討論,才是最佳妙計。
于是,曹操咳嗽1聲
“咳咳...”
目光看下其他人,朗聲笑道:
“諸位,荀彧先生這條計策怎么樣,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如今劉備和諸葛亮賊心不死,還想繼續進攻宛城,我們必須盡快商議出來1條妙計來。”
“還請大家不要吝惜自己的語言,給提提建議,如果可行,我們立即部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