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沒有想到,孫權會來這么1招。
本來自己只是給孫權提了1個建議,并沒有想著1定是自己作為使者前去談判,孫權的安排完全讓諸葛瑾蒙圈,搬起來石頭竟然砸了自己的腳。
盡管諸葛瑾在說這段話之前其實已經有了心理防備,只是沒有想到孫權會這么快派自己為使者前去劉備軍營前去談判。
難道只是因為自己是諸葛亮的哥哥?
還是要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
當然有了諸葛亮這個擋箭牌,自己去劉備集團不至于被劉備太過為難。
不過對于孫權的安排,諸葛瑾的內心還是有1些不悅。
雖然這件事和這個計策是自己提出來的,可是此時的孫權很明顯是沒安好心,是把自己往火坑里去推,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感受。
作為臣子也是應該為主公效勞的,當然并不是說必須為主公赴湯蹈火,此時的荊州就是個是非之地,雖然自己的哥哥諸葛亮在荊州集團劉備的手下任軍師,但是也不能完全做主,當然自己去了大概率也不會有什么危險,這1點,諸葛瑾還是有信心的。
諸葛瑾明白,現在是自己表現的時候,不出馬也不行了,所謂諸葛家族,也算是有名有姓的大家族,不能給家族抹黑,為家族爭光添彩才是正事。
想到了這里,諸葛瑾只能抱拳拱手“這是臣應該做的,主公不必客氣。”
孫權此時的臉上算是露出了笑容,孫權明白,諸葛瑾此次前去基本能夠完成任務,劉備即便是不認識諸葛瑾,但是他看在諸葛亮的薄面上,還是要考慮這次和談的。
諸葛瑾看了看孫權,微笑道:
“主公,請您寫下和談文書,我這就帶著前去荊州,親自面見劉備和談。”
孫權更高興了,此時孫權很清楚,諸葛瑾這1次前去荊州,關系到東吳的未來,關系到自己的安危,更關系到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孫權親自取下來自己的佩劍,然后交給諸葛瑾,肅然道:
“諸葛瑾先生,這1次東吳多虧了先生,如果不是先生臨危不亂,為東吳獻計獻策,為東吳效力,不拘小節,東吳的未來真的是不堪設想。”
“先生救了東吳的廣大百姓,我替東吳的百姓謝謝你了。”
孫權說著,把寶劍交給了諸葛瑾,神情極為動容,孫權也沒有想到諸葛瑾確實是大度,此時此刻,前去荊州,誰都清楚,這不是美差,如今大都督周瑜剛好打了敗仗,人家劉備是刀俎,而我們東吳是魚肉。
很明顯,魚肉見到刀俎,怎么會有好日子過呢,不用很聰明的人都是可以看出來,之所以選擇讓諸葛瑾前去,最主要的原因正是諸葛亮,因為諸葛亮和諸葛瑾的關系還是很好的,至少安全方面還是有保證的,最主要的是完成任務的可能性更大,更有利于東吳的未來發展。
關于這個,孫權想得很清楚,也想得很明白,他知道此時諸葛瑾前去荊州談判,1旦成功,將會為東吳帶來什么,將會讓東吳暫時和平,趁此機會,東吳可以慢慢發展,后面聯絡好曹操,可以1起夾擊劉備,那么東吳就可以猥瑣發育,將來偷襲劉備還是有可能的。
“來人,筆墨伺候。”
孫權1聲令下,有人立即把準備好的筆墨紙張全都拿了過來。
孫權拿過了筆,然后在紙張上刷刷點點寫了起來,此時的孫權再也沒有了囂張氣焰,而是比較溫和,比較卑微了,因為是和談,必須拿出誠意來,否則對方拒絕,或者乘勝追擊,自己可是承擔不起的。
孫權寫完和談文書之后,小心翼翼地折疊起來,然后裝進了1個密封的袋子里。
然后孫權又拿過來1張紙,在上面又寫了起來,這1張紙,當然不是給劉備的,而是寫給曹操的,此時的孫權要聯合曹操1起夾擊劉備。
其實在曹操攻打南陽之際,他們已經交流過,而且是聯合過,只是孫權太沒用了,根本沒有成事,最后的結果是讓曹操吃了敗仗,自己這邊也是毫無進展。
對于這個結局,曹操十分生氣,派遣過使者過來責備孫權,當然孫權以劉備這邊派遣了精兵強將搪塞過去。
但是,孫權很清楚,這個理由定然不能夠讓曹操信服,只是也沒有辦法,只能暫時搪塞,孫權和曹操就鬧得有點不愉快。
此時寫這個信,孫權也沒有把握,因為他不知道曹操會不會出兵幫助自己。
畢竟曹操剛剛經歷過大戰,損兵折將,這1張,曹老板折損兵馬接近20萬,絕對是傷筋動骨。
為了自己,曹操出戰的可能性確實不大,不過唇亡齒寒,現在劉備威脅巨大,不僅僅是對自己,更是對曹操威脅也很大。
孫權寫了半天愣是沒寫出來,最后不得已,把紙遞給張昭,讓東吳的這個大才子繼續1展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