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擂鼓!”諸葛亮1聲令下,瞬間鼓聲如雷。
“咚咚咚....”
對面的東吳守軍聽見鼓聲雷動,知道荊州兵已經殺來,1邊積極備戰,1邊派信使前往建業送達消息。
“壞了,荊州大軍殺過來了,所有士兵今日起,提起精神來,敢有懈怠者,立斬不赦!”
說話的正是東吳大將周泰。
孫權撤退時,想到了諸葛亮可能會隨時率軍南下,于是把周泰留下,鎮守在江邊,扼守長江。
長江是東吳的天然屏障,也是孫權最引以為傲的天險。
正因為有了長江,孫權才會如此囂張。
在孫權的眼里,長江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只要有長江在劉備就沒轍。
長江很深,而且很寬,1般小的船只在長江根本無法正常航行,而大的戰船則是費時費力。
有這個長江天險,孫權自認為是神兵天助,在孫權眼里,1個長江至少能擋10萬大軍,隨時幫助東吳防守荊州劉備。
這也是孫權最后的倔強,如果沒有長江攔路,劉備肯定已經在繼續攻打自己的路上了。
孫權向來也很自負,只是從這次荊州遇到劉備之后,孫權的美夢徹底被擊碎。
他沒有想到劉備的戰力竟然這么彪悍,簡直是他不能想象的存在。
都說南人乘船,北人騎馬,武昌之戰、蘄春之戰基本證明,東吳根本打不過人家劉備領導的荊州軍。
現在,孫權把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長江上,他希望這個長江天險能夠幫他攔住劉備。
周泰1面戒嚴,加強長江的防御,1面立即寫書信向孫權告急,把這里的事情全部都告訴了孫權。
周泰在蘄春城的對面長江邊上駐扎了3000水軍,雖然這些人并不多,但是對付起來蘄春孫權和周瑜都認為足夠了。
在他們的印象中,荊州兵雖然也有水軍,但是不可能1蹴而就,更不可能真的就這么快拉過來1支精銳的水軍。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諸葛亮早就帶來50艘船只,其中有5艘大船,其他的都是小船。
既然要震懾敵人,必須要讓敵人膽寒。
諸葛亮還讓將士們在附近的樹林里砍伐樹木,準備繼續打造大船。
周泰早就封鎖住長江,把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全都寫進了信里。
諸葛亮在江邊,每天都是操練兵馬,演練水軍。
其實諸葛亮帶的人不多,總共5000人,但是有4000人都是水軍。
荊州也有不少水軍,靠近長江的1段,沒有水軍怎么能行?
很快,孫權就收到了加緊的戰報!
“急報!”伴隨著信使的戰馬疾馳而來,周泰的書信送到了孫權面前。
“快呈上來。”孫權急忙招手讓手下侍衛接過信使手中的書信,展開觀看。
“諸葛亮與張飛領著大軍5000駐扎在長江北岸,與我們隔江相望!
諸葛亮在對面叫囂著要與我們決戰,而且我們秘密打聽諸葛亮此次帶著大船數艘,小船幾十艘。
諸葛亮還嫌戰船不多,在對面砍伐大量樹木,看來是想長期駐扎,尋找機會與我們決戰!
雖然我們有3000水軍,但是怕劉備繼續派遣援軍,還請主公定奪!”
孫權看完信之后大吃1驚,他沒有想到劉備的動作竟然如此快。
“公瑾,你看看這封信。”孫權說著,把手中的書信送給了周瑜。
“是,主公。”周瑜答應著,上前接過來書信。
周瑜仔細看完后也是大吃1驚,他也沒有想到劉備志向高遠,得到蘄春之后竟然不收手,還想繼續向南,1旦劉備軍過了長江,東吳可就沒有屏障了。
手里拿著書信,周瑜眉頭緊皺。
“公瑾,劉備這是什么意思?”孫權看見周瑜皺眉,擔心地問道。
這1刻,孫權也開始慌了,1切都不是按照他的預想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