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斤粗鹽,三斤紅糖,你看能給我什么價?”
安小暖只是在心里腹誹了一下,便給大娘報了個數。
大娘想了想,說:“這樣,粗鹽給你二百五十文一斤,紅糖六百文一斤。”
“粗鹽每斤一百五十文,紅糖每斤三百文,能賣我就買。”
安小暖嘗試著跟大娘講了一下價,用的還是現代對半砍的講價法則!
她手中雖然還有銀子,但也是能省則省,不敢浪費。
可顯然,現代的‘對半砍’對大娘根本不起作用。
只見大娘連連擺手:“你這也價也砍得太狠了,賣不了賣不了。”
“大娘,現在是什么情況大家伙兒都知道,你這些東西又比不得糧食,可吃可不吃。
現在如果不賣給我,恐怕也很難再等來下一個客人了。”
安小暖并不氣餒,繼續道:“東西賣不出去,它就是死物。
如果我是大娘的話,我肯定是能賣多少賣多少,早點換銀子傍身,給自己和家人尋一條生路。”
說完,又道:“旁邊的糧鋪大娘知道吧?
天災人禍的時候,糧食最是緊缺,可縱使如此,那糧鋪里還有白面和精米沒賣出去呢。
我剛剛從糧鋪過來,那掌柜已經要關門了,說是今晚就得跟著東家一起逃!”
安小暖猜測這干貨鋪的大娘也是要逃的,要不然對方不會那么著急關門,也不會主動降價。
所以這價,她是砍定了!
甚至還想著,如果砍價不成功,她可以等干貨鋪的大娘逃走后再來零元購。
反正干貨鋪里的東西多得很,大娘家肯定搬不完。
這也是她為何突然提起隔壁糧鋪的掌柜今晚要跟東家走的原因。
她是在提醒大娘,糧鋪東家今晚都要走了,你要走的話,可得抓緊。
這樣一來,如果真講不了價的話,她就不買了,明天再來看看。
就是風險不小。
畢竟誰也不知道明天的平安鎮是什么情況,也不知道村子里具體什么時候出發,時間還來不來得及?
主要是張翠花給的銀子不多。
一共就一兩七錢。
按照大娘給的價格,光是一斤粗鹽一斤紅糖,就得花八百五十文。
剩下那不到一兩的銀子,又要買安胎藥,又要看看去買鞋什么的,根本不夠!
干貨鋪的大娘本就是因為看到糧鋪的掌柜媳婦兒焦急奔向糧鋪,所以才想關門的。
如今聽安小暖這么一說,她頓時緊張起來,拉著安小暖就問:“你確定?糧鋪東家今晚就要走?”
安小暖點頭:“我確定,我親耳聽到的。”
“那好。”
大娘咬咬牙,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這樣,粗鹽兩百文一斤,紅糖四百五十文一斤,你要的話就這個價拿走!
然后……然后我再送你一些別的東西,像那些香料,賣也賣不出去,帶也帶不走,你能拿就拿吧!”
言畢,怕安小暖再講價,她連忙說:“就這個價了,姑娘,你當行行好。
這世道,我就想多帶點銀子路上好傍身咧!”
“行,那就多謝大娘了。”
安小暖沒有再講價。
畢竟大娘已經給她便宜很多了,再講下去也少不了幾個銅板。
而當下這個價格,比起最初的報價能省下不少,又比另外找機會到鎮上零元購要安全許多,所以安小暖還是很滿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