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劉氏來到季家時,季小雨才四歲,季大河兩歲。
這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一般情況下,都是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對誰好。
劉氏十幾年的真心相待啊,最后還能落得如此下場。
若說季家那老渣男活著時,沒有在暗地里引導季小雨季大河的思想,安小暖打死都不信。
收回心中的忿忿不平,安小暖又想起了季云。
開口問道:“對了,季霄的親哥比他大幾歲啊?出事前沒成親嗎?”
“你說季云啊?季云他……”
“翠花,小暖,是你們嗎?”
張翠花的話還沒說完呢,王娟的聲音就從院門口傳來。
“翠花啊,快進來吧,紅薯早就烤好了,大狗二狗在等你咧。”
“誒,來了。”
張翠花回頭應了一句,也不方便再往下說了。
于是,跟安小暖一起回了小院。
在張翠花吃烤紅薯的時候,安小暖把自己和劉氏,還有三丫的身子,都擦了一遍。
大寶二寶就自己搞定了。
把潤濕的毛巾給到他們手里,他們根本就不用安小暖操心。
很快,院子外頭就傳來嘈雜聲。
安小暖知道,這是要繼續趕路了。
她和大寶二寶一起,將劉氏從房里抬了出來。
抬到堂屋時,王娟想過來幫忙,但手剛剛碰到車子,就被劉氏出言拒絕了。
“不必。”
簡簡單單兩個人,冷淡又疏離。
王娟尷尬收回手,往一旁讓去。
安小暖禮貌朝她點了點頭:“多謝了,我們人手夠用。”
倒不是要跟劉氏唱反調或是跟王娟示好,主要是孩子們都在一旁看著呢。
安小暖認為,她得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
不管長輩之間有什么恩怨或誤會,在不確定對方是否有壞心思的情況下,別人主動過來幫忙了,是該道聲謝的。
跟之前一樣,安小暖一家依舊走在隊伍的末尾。
張翠花一家跟她一起,但現在又多了王娟一家六口。
也不知道是真的跟張翠花投緣,還是想繼續讓張翠花幫忙說和,王娟一路上都在跟張翠花閑聊。
得知張翠花有孕在身后,更是接連幾次提出要幫張翠花挑籮筐。
路就那么寬。
安小暖見王娟總往這邊擠,便示意大寶二寶放下腳步,將位置讓了出來,不遠不近跟著。
如此倒也挺好。
耳根子清靜了,一家人路上多喝兩口水,或是吃一口包子什么的,也不怕被別人發現。
只要稍微避著點遠遠跟在后面的王娟她婆婆就行。
劉氏依舊很安靜。
一路上,她都睜著雙眼在看夜空,一聲不吭。
安小暖看著這樣的劉氏,再想想季家對劉氏做的事情,不免心生同情。
同時,也充滿了欽佩。
就如張翠花所言,劉氏是有傲骨的。
即便是被買來季家當媳婦兒,可那十幾年對季家的付出,也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