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暖知道劉氏的意思。
不干涉他人命運,但求自己問心無愧。
于是,笑著應道:“好,我這就去。”
說完,跟著張翠花一起出了院子,找到趙里正。
趙里正還在極力勸說那八戶人家,可那八戶人家還真像張翠花說的那樣,吃了秤砣鐵了心,非說這里挺好的。
安小暖過去勸說了兩句,將重點提了提。
結果,有一個嬸子道:“既然你家狗子能找到野兔山雞,那就證明這里不缺吃的。
我們的鼻子可能沒有你家狗子的鼻子靈,但只要這里有吃的,我們就一定能找得到!”
好吧。
那還說什么?
安小暖自然是點點頭,祝對方平安。
趙里正勸了半個時辰勸不動,也勸不下去了。
只說了句:“隨你們吧!”
言畢,便也回去忙自己的事情。
等到入夜要走時,大部隊的人數果然不足兩百了。
龍江坳的人,以及那八戶人家,沒有一個人是改變主意的。
其中有一戶人家,更是看中了安小暖住的院子,天還沒黑就過來占著。
安小暖也沒跟她們計較,只是看好自己的東西,太陽一落山便搬出了院子。
休息了幾天后,大家伙兒倒是元氣十足,趕路時格外有勁兒。
就這樣,大部隊晚上趕路,白天找地方休息。
由于糧食已經消耗了不少,所以大家伙兒身上的負重越來越輕,行走的速度也漸漸變快。
六七日下來,大部隊就走了兩百三十多里路。
此時,距離北方邊境,已經有將近四百里路了。
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這個距離應該安全了。
就算敵軍攻打過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攻打四百里這么遠啊!
甚至有人說,若非這里還有旱災,他們都想就近找個空村子落腳了。
只有安小暖知道,四百里真不算遠。
四百里才多少路啊?不過兩百公里而已。
要論安全,那還早著呢。
更何況,敵軍一時是趕不過來,可現在難民越來越多了呀。
除了他們這些從邊境逃亡過來的老弱婦孺外,越來越多逃荒的難民出現了。
這些難民雖然狼狽,但人家可不全是老弱婦孺。
他們的家鄉離邊境稍稍遠一點,所以家中男丁并沒有被抓去充軍,勞動力不少。
之所以往南邊逃,那是因為大旱導致顆粒無收,他們糧食緊缺,都快活不下去了。
再加上敵軍來犯,眼瞧著邊境的難民一批批往南邊逃,他們終于忍不住,也跟著一起逃。
這難民多了,沖突肯定就多。
雖說最近這幾日,上饒村的隊伍并沒有跟其他難民發生什么沖突,可一路上,他們沒少看到隊伍與隊伍之間發生爭吵和搶奪。
有潑婦罵街的,有拿著農具干仗的,有直接給人家腦袋開瓢的。
張翠花看了以后,連連搖頭:“都是難民,都不容易,留著點力氣趕路不行嗎?動那些歪心思干什么?”
躺在手推車上的劉氏聽了,不免嘆了口氣:“唉,都是沒糧食鬧的!自己沒糧食吃了,就想搶別人的!”
“沒糧食也不能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