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暖丫頭,想什么咧?”
就在安小暖想得入神時,趙里正走了過來。
他坐到安小暖斜對面,跟安小暖道:“你年輕,頭腦也清醒,趙伯有件事情拿不準主意,想問一問你的意見。”
“趙伯,您這話就折煞我了。”
安小暖回過神,笑道:“不知是什么事情,竟能讓趙伯拿不準主意?您且先說來聽一聽,我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唉。”
趙里正聽言,嘆了口氣才道:“萬豐府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不管那個地方還是不是寧王說了算,都證明現在局勢動蕩。
不瞞你說,我想了一天一夜,總覺得不對勁兒,這心里很是不安,結合歷史上好幾樁大事件來看,外敵來襲,必是國有內患!
再者,說句不怕被砍頭的話,我們大寧國啊,早就不是最初的大寧國了!
權貴腐敗,賦稅一年比一年重,當官的只管吃喝享樂,根本不顧我們老百姓的死活。
若非如此,大寧國眾人的心怎么會散?敵軍又怎敢輕易來犯?”
說到這,趙里正稍稍壓低了聲音:“所以啊,我有預感,咱們大寧國要亂!而萬豐府,僅僅只是一個開頭!”
安小暖聽言,微微一愣。
——真不愧是一村里正啊,就是比別人敏銳!
“不瞞趙伯,其實我有跟您一樣的預感。”
既然趙里正已經有了猜測,安小暖也就不用費心思去提醒他了,只要順著他的話往下說,再在適當的時候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就行。
于是,她分析道:“如果大寧國真的出現了內亂,那么咱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肯定會成為權貴手中的靶子。
不說這一路往南方走會遇到多少危險,就算活著到達南方,也未必能平安。
萬一再遇到像萬豐府這樣的情況,咱們真是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是啊,我擔心的也是這個。”
趙里正點點頭,說道:“我剛剛走了一圈,發現咱們村里的人都沒什么糧食了。
之前沒了糧食,還能花高價去城里采買,現在啊,就算遇到了縣城或州府,咱們都不敢進去咯!”
話說到此,趙里正忍不住嘆了口氣:“唉,從萬豐府到南方,至少還有八百多里路。
可咱們手上沒有糧食,莫說是八百里了,就是八十里都難熬啊!
即便咱們一直走山路,靠吃野菜吃樹根到了南方,也不能保證能有地方落腳。
咱們這些看得清楚的人還好說,怕就怕村里大多數的人到時候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本來就是想著能到南方重建家園,所以再苦再累,也咬牙堅持了。
可好不容易到了南方后,卻發現自己是千里赴死,你說說,這讓他們怎么接受?”
“是啊。”
安小暖也嘆了口氣,說道:“原本咱們這一路就不容易,既要省著吃省著喝,還得提防其他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