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避雨的地方后,安小暖趕緊翻出一口小鍋,裝了水就架到火堆上,同時把野雞蛋都丟到水里。
火堆已經燒得差不多了,現在只剩一些還在燃燒的木炭。
她得趁著火炭還沒燒盡,把野雞蛋給煮熟。
野雞蛋一共有十八個,安小暖和張翠花家一共八口人,每人分了兩個后,還剩下兩個。
剛好,多多一個,多多的閨女小哈利一個。
張翠花現在的肚子有七個多月快八個月了,行動極其不便。
大狗二狗年紀比大寶二寶大不了多少,所以安小暖平時能照顧就多照顧點,找到什么吃的,也愿意分他們一些。
大狗二狗也懂事。
看到安小暖和二寶的鞋褲都濕了,火堆又沒什么火,便趕緊到附近去翻落葉草叢,又撿來一些半濕半干的柴火。
這樣的柴火雖然不怎么好燒,煙也大,可好歹是把火續上了。
如此,不僅安小暖和二寶能把鞋褲烤干,待會兒回來的人也能用火煮東西吃。
安小暖和張翠花兩家人都吃完了,出去的人才回來。
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少收獲,或是鳥蛋,或是野菜,或是野果子,或是木耳。
也有人惦記著柴火不夠,抱了不少半濕半干的柴火回來。
有個厲害的,更是直接抓了一條正在冬眠的蛇。
不過在回來之前,他已經去平地的小溪旁把蛇給殺了,要不然還不知道多少孩子得嚇哭。
由于這一場雨太大,平地那邊的泥土都濕了,不適合休息。
再加上眾人初來乍到,也不知道這邊的天氣究竟如何,會不會隔三差五就下雨?
所以村里人便商量,大家伙兒先擠一擠,暫時就住在現在避雨的這個地方。
等什么時候把房子搭建好了,再搬過去住也不遲。
如果是搭建木屋的話,就比較費時間,要的勞動力也多。
所以趙里正建議,干脆先搭建竹屋。
“我方才去找野菜時,看到那頭有一大片竹林,用來搭建竹屋完全足夠了。
我是這樣想的,咱們最長也就在這里住幾年,要不就不建木屋了,把竹屋搭建得結實點,應該也不成問題。
如今已是臘月,這里的天氣有多冷你們也都感受到了,我就算它到月底時還會再冷一些,咱們也能熬,你們說咧?
咱們村現在還有十九戶人家,就算每戶人家只要兩個房間,這工程也不小,更何況有些人家人口多,得三四個房間才行。
搭建木屋到底太麻煩了,恐怕到明年正月都搭建不完,為了大家伙兒能早點安頓下來,還是竹屋方便些。”
說完,趙里正又道:“除了搭建房子外,我們還得在平地進出口那里做護欄,還有一些用來防身的長矛和弓箭,有不少活兒哩。
先搭建竹屋,實在不行,再重新搭建木屋,主要是先安頓下來,總不能一直住在這里啊。”
眾人聽言,紛紛點頭,覺得趙里正說得有道理。
于是,接下來又開始討論分工的問題。
大老爺們全部都去砍竹子,建房子。
女人們則去割茅草,再把茅草編成茅草瓦,一來是要做屋頂,二來是可以圍在竹墻上,既防雨又防風。
老婦人們負責領著大一點的孩子在山里撿柴和找吃的,還得負責大家伙兒一天兩頓飽。
張翠花是孕婦,為了安全起見,她不用去干活,留在大本營幫忙看一看小一點的孩子。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