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一聽,立馬笑道:“孩子們都沒吃過臘兔臘雞,指不定多喜歡。”
“阿奶阿奶,阿娘!”
婆媳倆正說著話,二寶和三丫便興匆匆往家跑。
安小暖循聲望去,只見二寶一手舉著一根樹杈子,樹杈子上又各自叉著一條魚。
三丫呢?則屁顛顛跟著二寶,臉上都笑出了花兒。
“阿奶阿娘,你們快看呀,二哥好厲害喲!”
兩個孩子跑近,三丫率先開口:“靠近村子口的那邊小溪有好多好多魚魚,哥哥姐姐們都去叉魚魚,就二哥得了兩條!
阿奶阿娘你們看,這魚魚好肥喲,今晚三丫要吃魚魚!”
“哇~我家兒子那么棒呢?”
安小暖的教育以‘夸’為主,即便她在看到那兩條魚時,腦海中第一浮現出來的是‘危險’二字,但她還是沒有掃孩子的興。
而是驚喜地接過樹杈子,朝劉氏道:“娘,您看,我們家二寶多厲害呀?這么肥的魚都能讓他叉到,咱們今晚有口福咯!”
說罷,安小暖又一臉幸福地看向二寶:“也不知我上輩子是積了多少的福,這輩子才能擁有這樣能干的孩子!”
等夸得差不多了,安小暖才道:“不過溪邊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栽倒到水里,你下次可不能私自去叉魚了。
想叉魚就叫上阿奶或阿娘,我們陪你一起去,知道了嗎?
要是因為叉魚出點什么意外,那阿娘得痛心死,這么能干出眾的兒子,可不能出半點事情的。”
“是啊,你阿娘說得對,你要聽你阿娘的話。”
劉氏從不插手安小暖教育孩子,也能理解安小暖的教育方式。
從方才安小暖夸獎二寶開始,她就知道知道安小暖是什么意思。
于是,便順著她的話,豎起了大拇指:“我家孫子是這個,阿奶也驕傲得很。
但越是能干,就越要保護好自己,不能讓自己有危險,否則要出了什么事,我們上哪找這么能干的孩子?”
“嘿嘿,我知道了。”
二寶被夸得臉紅紅,整個人喜滋滋的:“阿奶阿娘你們放心,這兩條魚都是在淺水的區域叉到的,沒過我膝蓋的地方我都不去。
而且在那邊叉魚的人還不少咧,旁邊也有大人看著,我就是看到有大人在才敢去叉魚的,沒有大人我不下水。”
“好~不愧是咱們家的乖崽。”
安小暖聽言,稍稍放心了些,又問:“乖崽呀,這兩條魚你打算怎么吃啊?是蒸魚還是做魚湯?不如拿來紅燒?”
“我聽三丫的。”
二寶看了一眼自家妹妹,示意妹妹說話。
三丫歪著頭想了一會兒,便舔著嘴唇道:“我想吃蒸魚魚,又想喝魚湯湯……
哎呀,阿娘,我好像太貪心啦,這樣有點不好喲!”
“那就先吃蒸魚吧!”
不等安小暖說話,二寶便率先開口:“這叉魚的樹杈子是大狗哥弄來的,我們得給他家送一條魚。
等下次再叉到魚,咱們就讓阿娘煮魚魚喝,下下次做紅燒,換著口味來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