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今晚有魚湯喝咯!”
“阿娘,我和大哥叉到魚啦!”
安小暖看著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的幾個孩子,笑著搖了搖頭。
回到家后,她撿了點野蔥和山胡椒的葉子,交給二寶:“把這些拿去給你翠花伯娘,燉魚湯的時候可以放一些。”
廖大伯和易大伯手腳麻利得很,就這會兒的工夫,竹墻和竹門的進度都已經完成一半了。
等全部弄好后,再固定到地上,一個簡易的洗澡間就能誕生。
安小暖去看了一眼,按照廖大伯和易大伯的速度,那洗澡間今天就能做好。
想著馬上就有洗澡間能用,安小暖連頭發絲都是愉快的。
回到灶房,她立馬開始做年夜飯。
由于糙米有限,但今天又多了兩個大老爺們吃飯,為了能讓大家伙兒都吃飽,安小暖特地刮了好幾塊野淮山丟到鍋里,跟糙米飯一起煮。
菜呢,三菜一湯就夠了。
一道紅燒魚,一道清炒木耳,一道野蔥炒雞蛋,還有一鍋龍鳳湯。
別的菜都好做,就是那龍鳳湯吧,得早早燉上,才能燉得出滋味來。
所以在煮上糙米飯后,安小暖就開始剁山雞肉和蛇肉。
所謂的龍鳳湯,其實就是雞肉蛇肉湯,是南方一道極其滋補的美食。
雞是鳳,有滋補健身之效,龍是蛇,能活血明目。
兩種肉放在一起燉湯,既有蛇肉的清香,又有雞肉的鮮美。
在安小暖才幾歲大的時候,她在爺爺奶奶的村子里有幸喝過一次龍鳳湯,那味道簡直絕了。
不過也就只喝了那一次。
畢竟蛇類是野生保護動物,隨著不斷有人走進大山普法,山里的人就很少再吃這些東西了。
安小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出龍鳳湯的美味,只能依照小時候的記憶,將蛇肉和雞肉分別先焯一遍水,然后單獨把蛇肉冷水下鍋。
小時候她是見過爺爺燉龍鳳湯的,但事情太過久遠,所以只能記住大致的步驟。
蛇是冷血動物,所以肉跟血必須得分開,還得把蛇肉清洗干凈,否則會有腥味。
蛇肉跟冷水同時下鍋,要一次性把水加夠,中途不能加水。
先是大火燒沸,然后轉小火慢燉,等蛇肉煮到半熟,再加入雞肉,繼續小火慢燉。
野姜切成絲,野蔥只取蔥白,一并丟到鍋里,跟著蛇肉和雞肉慢燉一個多時辰就行。
等蛇肉跟雞肉燉爛以后,再加點山胡椒的葉子和鹽巴調味,一道龍鳳湯就完成了。
在等著龍鳳湯燉好的空檔,安小暖開始切野蔥,打野雞蛋,清洗木耳,腌魚肉。
說是腌魚肉,其實也沒什么調料可用。
無非就是往肥魚身上加點姜絲和蔥白還有鹽巴,然后再按摩按摩。
龍鳳湯味道鮮美,還沒燉好就已經飄香四溢,在院子里干活的廖大伯和易大伯被饞得不行,肚子咕嚕咕嚕叫。
易大伯還算能忍,往肚子里灌了一碗水就繼續干活。
廖大伯可跟易大伯不一樣。
他好奇得很,放下手里的竹子就去了灶房,還不忘嘀咕道:“這個小暖啊,也不知道在搗鼓什么好吃的,還讓不讓人干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