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酒肆都開門做生意了,那布莊應該也開門了吧?”
安小暖收酒壇子時,小聲嘀咕了一句,順便把空間里做好的頭繩頭花給取了出來。
一共兩包袱的頭繩頭花,都是這段時間張翠花做的。
去年在青山縣賣掉最后一批頭繩頭花時,布莊的掌柜按照協議,還是給了安小暖兩筐的碎布頭。
雖說暫時進不了城,做不了買賣了,可劉氏和安小暖想著張翠花的情況不一般,總得給她點什么盼頭。
所以啊,干脆就把那兩筐碎布頭拿了出來,全部交給張翠花,讓張翠花得空的時候,幫著做點頭繩頭花。
反正張翠花也不是第一次做這些小東西了,順手得很,即便沒有劉氏跟著她一起,她也能把這些小東西做得很好。
頭繩一共一百二十個,頭花一百八十個,工錢安小暖早就結給張翠花了。
分了好幾次結的。
每一次張翠花做了幾十個頭繩頭花,就會先把成品拿過來交給安小暖。
她生怕那些東西放在自己家,會被自己家的臭小子弄爛或弄丟。
大狗和二狗還好,只有幫忙分擔的份,鮮少會有闖禍的時候。
三狗就不一樣咯。
三狗能爬能走以后,那是看到什么東西都感興趣啊。
院子里的雞屎若是沒來得及清掃走,他都能抓了送到嘴里,更別提是漂漂亮亮的頭繩跟頭花了。
所以啊,也不怪張翠花緊張。
安小暖知道張翠花的壓力大,再加上她產后抑郁
,經常敏感多思。
為了能讓她放輕松一些,對未來懷有期盼,安小暖并不打算等她把所有的頭繩頭花都做完才結算工錢。
而是每次交貨時,就會結一次賬。
雖然銀錢不多,但至少是個期盼不是?
如此,這一批貨,安小暖前前后后給張翠花結了一兩多銀子。
一兩三錢又八十文。
對張翠花一家來說,已經是一筆很大的進項了!
思緒飄飛之間,安小暖已經走到布莊門口。
果然,布莊是開門的。
里頭有幾個客人在伙計的陪同下,挑選著面料。
安小暖見布莊的孫掌柜并不忙,便背著包袱往里走:“孫大叔,別來無恙啊!”
正坐在柜臺里的孫掌柜聽到聲音,猛然抬起頭。
一看到安小暖,眼里全是驚喜:“哎喲,小暖丫頭,別來無恙啊!”
說罷,又看到安小暖身上背的包袱,忙問:“這是頭繩頭花不?”
安小暖點點頭,正想說是。
結果,不等她開口,孫掌柜便朝另一旁的兩個婦人喊道:“夫人,兩位夫人這邊瞧瞧,您二位方才要找的頭繩頭花來了!”
言畢,抱歉地看了安小暖一眼,小聲道:“就等著你來交貨咧!”
安小暖見狀,也不含糊,連忙把兩個包袱放到柜臺上,緊接著退到一旁,好空出位置給那兩個婦人。
那兩個婦人聽說有頭繩頭花了,連面料都不看,就跑過來看頭繩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