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
安小暖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可是城中那個出了名好吃的王老爺家?尤愛吃野味的那個?”
“啊,對對對!就是他家!”
孫掌柜連連點頭,笑道:“之前縣城大亂的時候啊,他也帶著全家老小跑了,前兩天才回到縣城咧。”
“原來如此。”
安小暖心里樂開了花。
——哈哈,王老爺回來了!
——這不就說明,我又能大筆大筆掙銀子了?
孫掌柜這里也挺忙的,所以安小暖沒跟他多聊,隨便扯了幾句,就開始數頭繩頭花結算銀子了。
這一次的頭繩是六十八個,頭花八十七個,一共得了一兩二錢又六十七文。
孫掌柜嫌六十七這個數不好聽,主動多給了一個銅板,湊了個好聽吉利的數。
臨走前,他給安小暖拿了四個竹筐的碎布頭:“這幾天進城采買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積攢的碎布頭也多。
你都帶回去,抓緊時間把頭繩頭花做出來,趕在物價徹底降下來之前,再撈幾筆!”
“好,我盡力。”
安小暖將碎布頭打包,笑著應道。
孫掌柜還是不放心,送安小暖出去時,又問:“你下次什么時候來交貨?
也不用全部做完了才來,有多少交多少,像今天這樣,或者比今天少一半的量也行,別錯過了最佳的掙錢時期。”
安小暖聽言,垂眸想了想:“怎么也得幾天后吧?做這些東西蠻耗時間的。”
說實話,她覺得布莊要的量太大了
。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孫掌柜收的貨,都遠遠大過這個市場的需求量。
要知道,這只是一個縣城啊!
所以她猜測,孫掌柜是不是還有別的銷售渠道?
于是,她假裝擔憂,嘗試著套話:“孫大叔,有句話我說了也許不合適,但還是想提醒您幾句。
頭繩頭花雖然好看也好賣,但它不是消耗品,耐用著呢。
您一下要這么多的量,萬一壓了貨,您東家不會拿您出氣吧?”
“嗐,不就是一些頭繩頭花嘛,這有什么的?”
孫掌柜都被安小暖的話給逗樂了,笑道:“不瞞你說,我們東家啊,可不僅只有青山縣這一家布莊。
隔壁的幾個縣,還有州府那邊,都有我們東家的布莊咧。
只是青山縣是我們東家的家鄉,所以我們才會把忠心都放在青山縣這邊。”
說罷,孫掌柜又道:“其實你們家做的這些頭繩頭花啊,早在去年,我們就已經讓其他分號的繡娘照做著來賣了,反響好得很咧。
只是經過這一次大亂,那些分號也缺繡娘,一時間就忙不過來了。
現在你的這些頭繩頭花啊,可算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所以,你盡管放心大膽去做,做多少我收多少!
就算我們布莊賣不了,也能隨著別的貨,運到分號去賣。
再說了,頭繩頭花值多少錢?壓貨也壓不了幾個銀子。”
安小暖聽到孫掌柜這些話,心里也有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