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昨天去接人的時候,縣衙那邊給過張里正名單。
但名單上只記錄了各個新村民的名字與性別,再無其他信息。
因此,張里正并不知道安小暖多少歲,也就不可能猜測到安小暖是后娘。
更何況,安小暖懂醫術,受新村民尊敬。
這性格又潑辣,說話時還特別會拿捏人,一看就是有豐富閱歷的老油條!
所以,自從張里正知道大寶二寶三丫都是安小暖的孩子以后,他就不覺得安小暖年紀小了。
只以為是安小暖會保養,看起來年輕而已。
這不?
一場先入為主,導致了他陰陽怪氣時,都有點可愛。
【這是你親兒子吧?】
哈哈哈。
說實話,安小暖都偷著樂了。
心道:哎~還真不是,就問你該如何應對?
當然了,這樣的話只能心里想想,可萬萬不能說出口。
一來,怕傷了孩子的心。
雖說兒子不是親生的,但跟親生的也沒什么區別,別因為一句玩笑話,讓孩子多想。
二來,新環境新開始。
別人愛怎么猜測就怎么猜測,涉及到她家隱私的事情,她不會主動去說。
到了個新地方,面對著都是有敵意的人,還要滿世界喊:我是后娘,這三個娃不是我親生的。
是不是有毛病?
不過張里正的意思安小暖也明白。
于是,笑著拍了拍二寶的胳膊:“沒事,我這兒子能干著呢,他的力氣比張里正您的力氣還大。
只是挑兩桶水而已,就跟挑兩斤棉花似的
。”
張里正聽了這話,滿臉嫌棄。
不是嫌棄二寶,而是嫌棄安小暖。
——這個刺頭還挺會吹牛。
——就一個看起來不到十歲的孩子,力氣能比老子大?
——況且,這力氣再大,也不能把兩桶水比喻成兩斤棉花吧?
——真是水桶不挑在自己身上,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在心里腹誹了幾句,張里正心里的正義感就蠢蠢欲動,要跑出來作祟了。
他盯著安小暖,正想教育兩句,讓她對孩子好點,別把孩子當牲口來使。
結果,無法領會張里正陰陽怪氣的二寶便問了句:“張爺爺,我看著跟我阿娘長得不像嗎?”
張里正愣住。
這長得像不像,他倒沒注意。
不過他覺得,安小暖挺不心疼這個兒子的。
雖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能幫著家里干很多活。
可自己兩手空空,卻讓年幼的兒子挑滿滿兩大桶的水……
這樣的母親,他是第一次見。
于是,看向二寶時,忍不住有點心疼,說了句昧良心的話:“像啊,你們娘倆長得挺像的。”
安小暖:“???”
一臉發懵地轉過頭,仔細盯著二寶看。
——像嗎?
——哪里像了?
——張里正你不老實啊,居然對小孩子說謊!
二寶呢?確實開心。
因為他聽說,人跟人相處得久了,就會長得越來越像,尤其是關系親近的人。
所以,為了和大寶三丫比誰跟安小暖更親近,他們經常在私底下爭論。
爭論的內容就
是:到底誰最像阿娘?
這種幼稚的爭論雖然安小暖不知道,但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