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安小暖都忙得腳不沾地。
看作坊、組織工人開會、登門拜訪村子里比較照顧自己家的長輩,還有安排年節禮。
為了趕貨,今年大家伙兒都累得夠嗆,所以年節禮和獎金都得準備得豐厚一些。
不說管事了,就是作坊里普通的長工和家里普通的小廝跟丫鬟,這年節禮也不輕。
每個人有十斤白面、十斤大米、五斤豬肉、一條草魚、一只雞、一只鴨、一斤紅糖、一斤豆油。
如此,雞、鴨、魚、肉、米、面、糖、油,就全都有了。
長工和簽了活契的小廝丫鬟們,一律領取年節禮。
而簽了死契的下人們,幾乎都是背井離鄉沒了親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安小暖這邊,所以年節禮可以兌換成銀錢。
獎金也不少。
饒是最普通的長工和小廝丫鬟,每個人都有半兩銀子,更別提像覃阿良這些管事了。
給朋友們的年節禮也不輕。
黑珍珠蛋、熏肉、熏腸,還有從寶山府帶回來糕點跟果干等等。
由于安小暖母子仨很久沒回來了,尤其是大寶二寶,上次就沒跟安小暖回來,所以回到杏花村的頭三天,母子仨都是在村子里活動。
你拜訪我,我拜訪你,整個村子那叫一個熱鬧。
大家伙兒不是圍著安小暖,問安小暖寶山府那邊的事情,就是圍著大寶二寶,問他們學習學得怎么樣?
大寶雖說已經是秀才了,但依舊沒有半點架子,還是跟以前一樣謙遜講禮貌,對鄉親們有問過必答。
二寶更活潑,不是給鄉親們舞劍,就是耍拳,看得鄉親們熱血沸騰,掌聲連連。
大家伙兒都夸贊安小暖會教孩子,兩個兒子如此有出息不說,就連女兒三丫也討人喜歡。
還有人在背地里感慨,說劉氏命好,居然能遇到像安小暖這樣的兒媳婦。
自從安小暖到了劉氏家,劉氏和三個孩子的命運就徹底被改變了!
也有人說,何止是劉氏一家的命運被改寫?簡直是整個杏花村的命運都被改寫了!
隨著安小暖的作坊越開越大,需要的長工越來越多,杏花村里除了幾家爛泥扶不上墻的,家家都有人在安小暖的作坊里當長工。
哪怕一戶人家只出了一個長工,那日子也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旁的不說,光是吃肉的頻率都高不少呢。
在村子里忙了三天,安小暖就開始往城里跑了。
第一天去城里,要拜訪的是好又來布莊的孫掌柜、歸夢酒肆的廖掌柜、多味閣的秦掌柜,還有賣給她寶山府宅子的唐大凌。
因此,她只帶了阿大和趙大妮跟著,沒帶幾個孩子。
這幾個人中,除了唐大凌,別的都有生意往來。
歸夢酒肆和多味閣是作坊這邊的合作商,好又來布莊一直都從張翠花那里拿頭花頭繩。
去拜訪他們,聊的都是生意場上的事情,帶孩子不方便。
說到頭繩頭花。
布莊現在需要的數量不如以前多了。
一來,張翠花要給作坊的工人做飯,每天能空出來做頭繩頭花的時間不多,每個月能做的量,自然有所減少。
二來,隨著局勢慢慢穩定,布莊那邊也重新培養了繡娘,做點頭繩頭花對那些繡娘來說,根本不是什么難事。
也就是說,布莊已經不需要從外面再收頭花頭繩了。
之所以到現在還跟張翠花拿頭花頭繩,是因為安小暖以前跟布莊簽過協議,只要她這邊有頭繩頭花送來,質量不差的,布莊都會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