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枝簌簌作響,這一次卻沒有了那么的恐怖,只是這一片森林染上了一抹哀傷。
易玨也沒有打擾,只是靜靜的感受著這樣一位老者的哀傷。
但是最終,易玨并沒有讓這老者過度的沉浸在哀傷的情緒之中,他的出聲,不僅僅是將老猴子拉出了沉浸于那位人類修士死去的那個晴天,同樣,也驚醒了同樣沉浸在老猴子故事里的一眾小空明獸們。
“所以你們到底發現了什么?”
“你身上的這血氣又是怎么回事?”
聽到易玨的發問,老猴子并沒有責怪其打亂了它的思緒,一眾小空明獸們看著易玨的目光也是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是一條流傳在眾多種族之中的諺語,這一道諺語的背后也是包含著許許多多的,讓人無盡唏噓的血淚故事。
每一條諺語的出現,都是前人吃過的苦,流過的血,總結出來的,蘊藏著血與淚的經驗之談。
但是,每一條經驗都大抵如此。
我們可以用它來套用生活中的大多數情況,但是有一些情況沒辦法套用,我們可以根據經驗武斷的下定論,但是事實是這不一定是對的。
比如現在。
人類中,大多數都是為了利益,為了資源,為了一些東西去傷害,去欺騙,去出賣,讓一個又一個相信人類的族群最終流下悔恨的血淚。
但是,那并不是所有。
值得慶幸的是,總有些人能夠做出這樣的一步,那就是,追求一些,超越資源的東西。
比如,人性中的閃光點。
比如。
空明獸遇見的一位人類修士,他因為一些原因難以離開這座遺跡,剛開始他還是普通的修士,想的也是怎么提升修為。
但是在與空明獸族群相處了一段時間以后,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而這份情誼支撐著他,不斷的走了下去,甚至是為了空明獸的族群能夠離開這里,而甘愿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求那一線生機。
甘愿將自己的安危置身事外,去求那一點點所謂的機會。
在一年又一年的共同的奮斗中,他最終贏得了空明獸族群的信任,也在最終離世的時候,獲得了整個空明獸族群的友誼。
同時,也讓整個空明獸族群對于人類修士這一類人有了改觀。
這也是易玨一開始并沒有直接遭遇攻擊,而是遭遇了友善的提醒和阻攔的原因。
“小居士,說什么,其實你相信的概率并不高,我們去親眼見證一下吧。”
“世間之事,紛紛擾擾,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易玨跟著老猴子一同往前面走著,來到了一處墓地,這里有著許多枯萎的藤蔓攀附,周圍有著很多小樹種植著。
這里很罕見的有陽光,周圍的一些大樹都被砍掉了,這才有的淅淅瀝瀝的陽光灑下,這也導致這里的草木比較青蔥,沒有著這片森林中特有的,腐爛的氣味。
但是這里卻并沒有給易玨一種很清爽的感覺,和一般的草地不同,這里雖然也是有著和外面一樣的環境,但是因為易玨一進來就在森林里,所以易玨以為這里和外界并沒有太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