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昂使糜芳往天下各州販鹽,糜芳從之,因奇貨可居,糜芳擅長搬弄價格,青鹽于袁氏二兄弟處、荊州處、益州處、江東處,甚至匈奴處,具皆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好價錢。
尤其于匈奴處,糜芳販回數匹寶馬,因有曹昂所予數百虎豹騎護衛,一路雖有折損,卻尚在可接受范圍內。
卻說審配與逢紀立了袁熙,袁熙得以統冀州之地,其原統幽州,如今便是兩州之地,人有兵馬錢糧,腰桿子就硬了起來,發書與袁譚,封其為將軍,書信中語氣頗為傲然。
袁譚自然不服,甚至大罵,與郭圖、辛評二人道,“審配使計害吾,使吾失世子之位,今反為那慫包不敬,氣煞吾也!某定殺審配全族!”
袁譚遂欲發兵征討袁熙,郭圖忙止之,“主公與袁熙,兄弟也,如今曹操虎視眈眈,尚需聯手對之,若主公與袁熙放對,則曹操得利也!況且如今袁熙有兩州之地,主公僅一州之兵,高干態度未明,不宜輕動。”
袁譚想了想,就算袁熙再不濟,也有兩州兵馬,況且還有審配輔佐,審配統兵之能乃袁紹手下佼佼者,他袁譚真不一定算的過。
袁譚遂發書與高干,言說結盟一事,欲與其共扛袁熙,共抵曹操。
高干掌并州之地點,先后收到袁熙、袁譚之書,袁熙之書行文之間頗有頤氣指使之意,袁譚書中多有命令之意,高干心中不悅。
然高干懼無援手,并州地非富饒,甚至不如幽州,更莫說冀州、青州等富饒之地,況且西有馬騰,南有曹操,北有匈奴,東有袁熙,若孤立無援,這四方他都惹不起。
高干有一族弟名曰高柔,性靜多謀,高干遂與之商議。
高柔道:“如今之情勢,曹操欲謀四州也,只待二袁相爭其得利也,兄切勿妄動,袁熙性軟無勇,袁譚性剛無謀,此二人皆非良人!”
高干忙道:“吾當如何為之?”
高柔沉吟道:“不若降曹如何?”
高干不動聲色,“因何也?”
“并州苦寒也,若取冀州尚能逐鹿中原,今兄僅一州,難成事也!”
“可能取冀州否?”
“難也!”高柔搖頭,“審配之謀吾不及也,況且如今情勢,兄尚以為大權在袁熙之手否?”
高干大驚,“弟何出此言?”
高柔冷笑:“審配自得袁紹令成檢密府,麾下便多了一群濫殺惡鬼,血腥滋養野心,若是兄長手中握此一軍,主又暗弱,兄欲何處?”
高干驚道:“莫非審配欲奪權乎?”
高柔長嘆:“想必審配已成矣!”
卻說袁熙上位,審配勸道:“今主公妻妾眾多,難免其中有懷子者,為免其之后脅之作亂,宜殺也!”
袁熙大驚,然大權在握,野心膨脹,唯恐半分威脅到他如今地位,遂聽審配之言,殺盡袁紹剩余妻妾,對外以為袁紹陪葬為借口。
冀州上下皆懼之,逢紀勸道:“主公如今當結袁譚、高干以抵曹操,安撫冀、幽二州之心,不宜妄造殺戮!”
審配又秘與袁熙道:“逢紀初時不欲立公子也,今又苦勸公子,欲彰顯其能以掩公子之威也!”
袁熙感激涕零,與審配道:“若無審公,何來今日之袁熙乎?審公提點,袁熙銘記于心,萬望先生輔佐于吾,四海九州,一統霸業!”
審配心中冷笑,嘴上卻是恭敬,“配定為主公效死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