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成了混戰,值此之際,陛下大刀闊斧的革新發展,改革內部。”
“當各國疲敝后,涼國卻是如日初升,國力強盛,必然能橫掃天下。”
秦豹微笑道:“這如何不讓人欣喜?如何不讓人開心呢?”
“妙啊!”
宣武帝眼中浮現出笑容。
登基這些年,他一直是徐徐圖之,之所以如此,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太上皇依舊健在,隸屬于太上皇的勛貴派系實力強,不好大動。另一方面,一旦內部革新,周朝或者是其他國家趁機攻打,對涼國非常不利。
宣武帝心中想了很多,越想越激動。
他站起身來回踱步,好半晌后,迅速道:“秦小子,你的意思是外部的戰事開啟,朕可以對勛貴系動手了?”
“是!”
秦豹不假思索回答,說道:“太上皇控制的勛貴派系不解決,陛下就無法大展宏圖。再說解決他們,不是解決太上皇,只是讓太上皇繼續修道。”
宣武帝點了點頭,繼續道:“勛貴的實力不弱,要解決他們不容易。”
“今天能拿下竇家,是因為借著父皇修道的事兒,算是借刀殺人。李家及其他的勛貴,沒有合適的理由不好動。”
“尤其忠王更不好對付。”
“忠王在朝廷做官,影響力很大。尤其是他的嫡系李彥,是鎮守北境的大將,麾下有三萬精銳。”
“一旦要動忠王,三萬人突然發難,或者引入匈奴大軍,涼國的北面就麻煩了。”
宣武帝沉聲道:“事情牽一發而動全身,很是麻煩。”
秦豹微笑道:“陛下,其實不麻煩。”
宣武帝道:“此話何解?”
秦豹不疾不徐道:“北境的鎮守大將李彥,雖然是北境的主帥。臣不相信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沒有人擔任副將,沒有人盯著李彥。”
“哈哈哈……”
宣武帝捋著胡須笑道:“你小子,真是聰明。”
秦豹說道:“臣不聰明,是陛下英明睿智。”
“北境有陛下的人,就沒什么好擔心的。實際上要對付忠王,也必須有大義,讓太上皇無可包庇。”
“第一步,以肅清貪腐的理由,針對勛貴派系的人。”
“當然,陛下的人也要查一查。”
“陛下大舉肅清勛貴派系的人,讓這些人緊張,隨著一家一家的勛貴落網,忠王一定會非常的緊張。”
“第二步,調忠王去北境巡視。”
“朝廷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勛貴派系越來越弱,忠王必然緊繃,乃至于造反。”
“有一個小事情,黑衣衛在忠王的身邊,可有人?如果能煽動忠王孤注一擲造反,一切就完美了。”
“第三步,自然是平叛。”
“以叛亂之罪鎮壓忠王,太上皇得到消息,也無法包庇。到時候,陛下不殺忠王改流放,既解決了忠王,又獲得了名聲。”
秦豹拱手道:“如此,涼國可大定。”
“好,好啊!”
宣武帝眼中神采奕奕,歡喜道:“秦卿真是國士無雙,國士無雙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