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你,力壓三國的人。”
“這是你的能力。”
“很多人顯露的才華,是因為有施展才華的空間。離開了這個空間,就不值一提。可是你,是因為有足夠的才華。”
“你本身,就是一棵參天大樹。”
毫不吝嗇的褒獎,讓秦豹也有些汗顏。
他哪有這么厲害?
無非是當文抄公,借用華夏的先賢學問,不是靠他自己的才華。
宣武帝繼續道:“孔公接下來,是留在咸陽,還是回周朝?”
四國文會結束,宣武帝沒有立刻召見秦豹,就是因為涉及孔穎達的事情,要讓秦豹先安頓孔穎達。
也讓他們師兄弟交談。
秦豹回答道:“陛下,師兄決定留在咸陽,短時間不會離開。”
“好,好啊!”
宣武帝無比的振奮。
不管孔穎達是否做官,不,孔穎達肯定不會做官,畢竟孔穎達在周朝,都潛心著述,隱居整理先賢的學問。
放著周朝的高官厚祿不要,跑來涼國做官,肯定不可能。
即便如此,宣武帝也歡喜。
宣武帝說道:“孔公不能在涼國做官,可是他留在涼國,就是金字招牌。朕打算安排人去其他各國,宣傳孔公在咸陽的消息,吸引更多的士人,你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
秦豹贊許道:“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
“涼國要崛起,不是靠一兩個人,是靠無數志同道合的人。”
“陛下借著師兄在涼國的消息,吸引很多士人來,借此機會趁招攬愿意留在涼國的人。”
“一個一個的招攬,積少成多,自然會有破繭成蝶的那一天。”
秦豹眼中有憧憬,鄭重道:“到了那一日,涼國根基深厚,便是東出之時。”
宣武帝也激動了起來。
東出是他的志向。
涼國建立這么多年,歷代列祖列宗也希望東出,希望入主中原,不再是偏居一隅。
宣武帝道:“朕會妥善布置的。”
秦豹繼續道:“陛下,還有一件事情。我拜師后,楊朋成了我的師侄。”
“楊朋出身名門,卻沒有在周朝做官。鑒于此,臣挖他來涼國任職。”
“好說歹說,他同意了。”
“只是,他有條件。”
宣武帝眼前一亮,連忙問道:“什么條件?只要不是一上來就擔任重臣,想一步登天,朕都答應了。”
秦豹回答道:“他想去地方擔任縣令,先練練手。”
“沒問題!”
宣武帝不假思索回答。
區區一個縣令,換來周朝名門望族的子弟,絕對是劃算的。
宣武帝感慨道:“秦小子,你真是朕的福星啊。”
“有了你,孔公留在了咸陽,楊朋也要來涼國任職,四國文會也取得了勝利。”
“今天的四國文會,也宣傳了云錦。料想會有很多的達官貴人,去購買云錦。”
“云錦開始銷售,朕也能日進斗金。”
想著目前的局面,宣武帝才覺得輕松了許多。
局面,在慢慢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