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盡管去就是。”
宣武帝不假思索回答,他心思一轉,深深看了秦豹一眼,直接道:“小秦是擔心老三有不該有的心思?”
秦豹回答道:“陛下,臣和康王不熟悉,不知道康王殿下的心思。只是對臣而言,不論是太子,亦或是康王,都不是臣效忠的人。”
宣武帝嘴角上揚,問道:“你效忠的是誰?”
“是陛下!”
秦豹堅定道:“臣本布衣,父不慈,繼母不愛,在家中沒有立錐之地。”
“蒙陛下提攜,才能參加四國文會,才有了拜師的機會,才能進入朝廷做官。”
“陛下有宏圖大志,胸襟更是廣闊。”
“有陛下恩典,臣才有現在。”
“對臣來說忠于陛下,為陛下效力,是臣唯一的想法。”
秦豹正色道:“其他的事情,臣不愿意去參與,也不想去費心思。因為內耗的涼國,是不利于涼國發展,更不利于涼國東出爭霸的。”
宣武帝臉上笑容燦爛。
看看,秦豹的覺悟就是高,他才是秦豹的伯樂。
宣武帝對秦豹更是滿意,贊嘆道:“你說得對,復雜的朝政會加劇內斗。恰是如此,朕早早冊立了太子,就是要穩定人心。”
“你能開誠布公的談,朕很滿意。”
“朕也一直在安排,盡力讓老三少介入政務,頂多是讓他去戰場上打仗。”
“朕也知道,老三或許單純,或許一開始也沒有爭奪的心思,卻架不住身邊有人拱火。”
“初心,往往就是這么沒了的。”
“他的身份,注定了很容易卷入是非。”
宣武帝吩咐道:“你盡管放心,朕不會讓涼國內亂,更不會縱容老三的。涼國要東出,絕不容許皇帝奪嫡內耗。”
“陛下圣明!”
秦豹這才松了口氣。
他開誠布公談忠于皇帝的事兒,也是在試探,看看皇帝的態度,看看皇帝對康王的意見。
奪嫡內斗,就在于皇帝。
皇帝偏寵,皇帝對太子不滿,或者是皇帝要搞權斗,就會鬧出內斗。一旦宣武帝太寵溺康王,會加劇康王的野心。
皇帝清醒,一切就好辦。
宣武帝擺手道:“康王邀請的事兒,你盡管去,不用擔心什么。你要考慮的不是皇子間的事情,是去永興城的事情,把開邊互市的問題解決好。”
“臣領命!”
秦豹向宣武帝行了一禮,才告辭退下。
他出了皇宮,騎著馬慢悠悠的往回走,腦中思考著開邊互市的事情。
秦豹去永興城,有馬伯遠的支持,加上馬良這個有才華的人,以及留在永興城的韓炬等人,開邊事情應該不難。
稍微棘手的是匈奴大單于烏都,之前永興城一戰,烏都在秦豹的手中吃了大虧。
得知秦豹去了的消息,烏都肯定要報復。
這是要應對的。
秦豹思考著烏都的情況,烏都是匈奴大單于,實際上,只是匈奴最大的部落話事人。
各部落有自己的利益。在利益相同的時候,這些人會支持烏都。利益相悖的時候,各部落的匈奴人會反對烏都。
最好的策略,是拉攏一批人,利用匈奴人打壓烏都。
一念及此,秦豹反而期待起來。
他先回了疊翠園,臨近申時結束,才又去了公主府。
因為王采薇回來了。
定親后的兩人在一起,很是自然,聊了會兒天,秦豹就捉摸著永興城互市開邊的事兒,王采薇弄玉海樓的事情,各忙各的卻分外和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