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大齊朝的國慶之日到了,這傳承了數百年的金龍慶典也是準時召開,
這一天夜間,剛剛打過三更天。整座安陵城瞬間變得熱鬧了起來。城中出現了無數的隊伍。
在最前面的是一隊全副武裝,騎著高頭大馬,手持精鐵長槍的京城禁軍騎兵。這隊精騎大約能有個三千余人,每個人身上都有著一股子殺氣,看得出這些人都是百戰之卒。
這隊精騎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將一輛馬車給緊緊地護衛在軍陣當中。這輛馬車上描龍繡鳳凰,上有黃綾子的車頂,處處展現出帝王的威武之氣。而且,這輛馬車由八匹高頭駿馬同時拉著,更加體現了此車的不凡。
書中交代,這輛馬車上坐著的非是旁人正是當今的大齊天子齊安帝范元。這輛馬車正是齊安帝范元的龍車輦。
三千名禁軍精銳騎兵,人人緊握刀槍,雙眼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將這輛馬車給護在當中。無數桿泛著寒光的長槍在馬車兩旁豎起,形成了一片冷氣森森的槍林,令人不寒而栗。
任何人若敢妄動,想靠近龍車欲圖不軌必會被這數千桿長槍捅成篩子,馬踏為泥。真可以說得上是戒備森嚴,滴水不漏。
安帝的龍車輦在三千禁軍精騎的緊緊保護下率先駛出了安陵城的神武門,直奔金龍山而去。
在三千禁軍騎兵的隊伍后面,跟著無數的馬匹和轎子。這些馬匹都是戰馬,馬上之人全都是盔明甲亮,全身披掛,掛劍懸刀的武將。而在轎子里坐著的都是些頭戴烏紗,身穿蟒袍,腰束玉帶的文臣。
顯然,在禁軍騎兵隊伍后跟著的則是無數的文臣武將。今日,文武群臣將要與皇上一起參加金龍慶典以慶祝大齊立國。
就這樣,三千禁軍保護著安帝的龍車輦在前面開路,無數文武大臣,騎馬的騎馬。,坐轎的坐轎,足有好幾千人分成了好幾隊。浩浩蕩蕩趕奔金龍山而來。
且說安帝率領一眾文武百官出了安陵城,直奔城南方向的金龍山而來。簡短截說,三千禁軍保護著安帝很快來到了安陵城南的一座高山的腳下。
這座高山山巒起伏,遠遠望去,真好像一條昂首咆哮的巨龍一樣。這座山正是大齊赫赫有名,聞名天下的金龍山。
書中代言,其實安陵城外的這座金龍山嚴格意義上或許叫小金龍山更為合適。真正的金龍山在大齊江北的舊都天寧城外。
數百年前,大齊開國皇帝齊武帝范央于天寧城外的臥龍山徹底擊敗了大俞王朝。隨后,范央率軍攻進天寧城,建立了新的王朝改國號為齊。
為了紀念大齊朝的建立,范央于是傳下圣旨將這一天定為大齊的立國之日,按現在話說就是國慶節。
范央又傳下一道圣旨將與大俞王朝的決戰之地臥龍山更名為金龍山并在山上修了一座祭壇。每到立國之日,皇上要在金龍山上舉行一年一度的金龍慶典,祭告天地宗廟,以慶祝立國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