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前文書正說道,兵部尚書吳亮向齊安帝范元狀告古陽在天順三年的龍虎關大戰中臨陣脫逃,謊報軍情犯下彌天大罪。
兵部尚書吳亮懇請安帝把古陽斬首示眾,以正國法,安軍心,為數萬因古陽此舉而死的邊軍將士報仇。
吳亮還拿出當年的兵部舊檔以及邊軍老帥雷山親筆所寫的軍報作為證據,呈給安帝觀看。
安帝看罷很是氣憤,質問古陽。古陽為了活命,竟以軍報、卷宗乃是一面之詞不足以為證為由,繼續狡辯,妄圖保住他自己的那一條狗命。
就在這時,只聽一人厲聲喝道:“敢問古將軍,軍報若是不足以為據,那無數邊軍將士的血書可為證據!”
這道厲喝之聲真好像一道巨雷一般在這八寶金殿當中一下子炸開了,震得眾文武耳朵嗡嗡直響。
眾人聞聲,閃目這么一看。就見說話的是一道頗為年輕的身影。就見此人,頭戴王冠,身穿赭黃色四爪龍袍,腰束玉帶,生得龍眉鳳目,威風凜凜。
眾人這么一看,說話的這位不是別人,正是安帝的皇長子晉王殿下范毅。
晉王范毅在一旁見古陽仍然不肯認罪,還在那里巧舌詭辯。他心中的那把無明業火高舉三千丈,再也按耐不住了。這才大喝一聲,邁步上前,要為數萬邊軍作證。
只見晉王范毅,邁大步來到了金階之下,站穩了身形。接著,范毅伸手從自己的懷里頭取出了一封卷軸,捧在了手里頭。
隨后,再看范毅在金階之下“撲通!”一聲雙膝跪倒,手捧著這份卷軸,緩緩開口道:“父皇,天順三年龍虎大戰之時,龍虎管危在旦夕。,老帥雷山與一眾邊軍將士,誓死衛國,以鮮血寫下了遺書一封。
雷老元帥得知朝中奸賊之舉后,心中悲憤交加。屢次向朝廷上書,請求朝廷嚴辦奸賊,希望能為那些屈死的邊軍將士們討一個公道。
奈何奸賊為了保住自己的狗命,把老元帥的那些個奏章全都給扣下了!使得邊軍遭遇不達天聽,邊軍將士屈死無數不得瞑目!
兒臣入京之前,老元帥與一眾邊軍將士一起將這一封血書交給兒臣。希望兒臣能為他們討給公道。今日,兒臣在此懇請父皇嚴懲奸賊,為數萬屈死的邊軍將士報仇雪恨。”
話說到最后,晉王范毅已然是虎目泛紅,聲音嘶啞,滿臉的悲憤之情。說罷,范毅跪在地上,手里頭捧著那份卷軸沖著安帝“咚咚咚!”連連磕了三個響頭。
隨后,范毅站起身形,雙手捧著卷軸,一步步走上了金階。走到一半時,有太監下來接過了范毅手中的卷軸,輕輕地放在了安帝面前的龍書案上。范毅隨后下了金階,二次在金階之下跪倒。
單說齊安帝范元。他坐在龍椅之上,聽著兵部尚書吳亮和自己長子范毅的兩番話,這心里頭也是五味雜陳,十分復雜。
他不敢相信,竟然有人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趕出這等事情來。這簡直就是要把大齊的數十萬邊軍置于死地,順帶把大齊的江山社稷也拱手送給遼人。
安帝聽了這件事之后,是又驚又怒,心里頭好像油煎的一樣難受。在安帝內心煎熬之時,太監已經將晉王范毅手里的那份卷軸輕輕地放在了他的龍書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