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趙義用槍里加鞭的絕技將北遼大將克烈風打得抱鞍吐血,身負重傷。
克烈風敗走之后,石磊大怒,就想率領人馬發動強攻。正在這時,一位北遼皇族打扮的年輕武將將石磊給勸住,并且請求出戰趙義。
得到許可之后,這位皇族武將,催動坐下的那匹黃源馬,手里提著虎頭湛金槍,一馬當先是直奔疆場。
趙義見又有遼軍大將上來了,連忙緊握手中三尖兩刃盤龍金槍,擺好了架勢是嚴陣以待。兩人很快在疆場馬打對頭。
趙義坐在馬背上,手提金槍,上下打量著這員遼軍大將。他上一眼,下一眼,打量了半天,眼中不斷有著復雜的光芒閃爍著,那目光有疑惑也有驚奇。
趙義一邊打量,一邊心里頭暗自思索著:“此人雖是北國皇族打扮,卻是一副中原人的相貌,而且此人的馬匹兵刃如此眼熟,莫非此人是他不成?”
那位說了,趙義究竟想到了什么,他口中所說的那個“他”又是何人?書中交代,趙義見到番將的馬匹兵刃不由得想起了一段往事。
這還要從趙氏四兄弟第一次投軍在邊軍效力的那段時間說起。當時,正碰上北遼的兵馬大元帥耶律武領兵南下,兵臨江南重鎮雷云關。
雷云關總兵名為秦朗,胯下黃源馬,掌中虎頭湛金槍,背后金裝锏有萬夫不當之勇。秦家祖傳的三十六路翻天锏更是名揚天下。秦朗在軍中頗有人緣尤其和趙氏四兄弟有著很深的交情。
秦朗雖然武藝高強,但終究寡不敵眾,只得派人向邊軍大帥雷山求援。雷老元帥得報,遂命趙氏四兄弟率領本部人馬,前去救援雷云關。
趙氏四兄弟率領本部人馬日夜兼程往雷云關趕去。他們實指望能盡早趕到雷云關,解了雷云關之圍。
不料,那遼軍攻勢凌厲,進展迅速,等四兄弟領兵趕到之時,雷云關已經被北遼軍給攻破了。
趙氏四兄弟見關城雖然已破,但仍然有不少殘兵在抵抗遼軍,。趙氏兄弟于是便領兵殺上前去想把總兵秦朗和一些殘兵給救出來。
四兄弟領兵大殺一陣后,終于在包圍圈中發現了身負重傷的秦朗和百余殘兵。四兄弟遂領兵沖上前去,這才終于和秦朗相見。
眾人相見以后,四兄弟向秦朗說明了來意。隨后,四兄弟率領麾下人馬護著秦朗和幾百殘兵往外殺。
眾人拼盡全力,這才終于殺出了重圍。沖出重圍后,眾人來到一片樹林中休整。這時眾人發現,秦朗傷勢太重,已然奄奄一息。
秦朗自知自己時日無多,他將趙氏四兄弟叫到身邊,向他們交代,自己只有一三歲幼子名為秦風,城破前已由一名家人帶走,自己的金槍。金锏全都留給了這個兒子。
秦朗希望四兄弟有朝一日能找到秦風,好生撫養他,長大后讓他繼承父志報效國家。
趙氏四兄弟含淚答應了這位老大哥的臨終遺言。秦朗交代完畢后,便絕氣身亡。
后來,四兄弟回到順州將此事報告給了老元帥雷山。老帥雷山聽了此事,也很是重視,派出了大量人手前去尋找那位老家人和秦風,趙氏兄弟更是拼命尋找。
怎奈,一連找了這許多年,眾人是一無所獲。無論大家如何尋找,這主仆二人的消息依然是石沉大海。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仿佛這兩人人間蒸發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