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齊軍大將彭秀出馬臨敵與北遼血修羅呼爾必交手,二人在兩軍陣前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兩員人都是軍中數一數二的勇將。彭秀胯下馬,掌中龍頭鳳尾棍,棍法精奇。
彭秀自幼拜鐵佛寺的主持伏虎金剛凈玄為師。那凈玄使得一手的好棍法,是有名的武術大家。
彭秀在鐵佛寺勤學苦練了三年,盡得凈玄長老真傳,一手棍法早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學成之后。彭秀下山闖蕩江湖兩年,后來加入了臥牛山。幾年歷練使得彭秀越發沉穩,棍法也比先前有所長進,更上一層樓。
就看彭秀把掌中的這條龍頭鳳尾棍給舞動開了,是風雨不透,仿佛一座棍山一般,令人膽戰心驚。
彭秀武藝非俗,少有人敵,可那北遼的大將呼爾必也并非是一盞省油的燈。此人胯下馬掌中九鬼托天叉,不僅力大叉沉,而且武藝精熟,殺法驍勇。
呼爾必曾經憑借掌中的這一桿九鬼連敗北遼軍六員大將,不僅如此,他還憑借自己的飛槍絕技,險些擊敗了北遼大元帥石磊。一時間是威名遠揚。
石磊見呼爾必武藝如此高強,心中大喜,他隨即對呼爾必是重加賞賜,并將呼爾必招入自己麾下成為了塞北十二猛之一。
再看呼爾必舞動掌中的這一桿九鬼拓天叉,遮前擋后,上下翻飛,饒是彭秀的龍頭鳳尾棍攻勢如此迅猛,依舊不能傷其分毫。
呼爾必舞動鋼叉一連化解了彭秀七八棍,隨后,他展開九鬼托天叉是往里進招。呼爾必把掌中的這一桿鋼叉使開了,好似烏龍擺尾,怪蟒翻身,每一叉都直指彭秀的各大要害之處。
彭秀見呼爾必的鋼叉如同暴風驟雨一般向自己攻來,勢不可擋,心中也是暗暗吃驚。他不敢怠慢,連忙舞動掌中的這條大棍仔細招架,小心應對。
費了好一番的功夫,彭秀總算把呼爾必的鋼叉給抵擋了下來,兩人輪番進攻都沒能占到便宜,打了個勢均力敵。這兩人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就這樣,兩員大將在兩軍陣前,棍叉并舉,見招拆招,好一番龍爭虎斗。轉眼四十個回合過去了,兩人是不分勝負。
呼爾必一邊打,一邊偷眼觀瞧,就見四十個回合過去,彭秀并未有半點疲態,依舊是精神抖擻,掌中的這條大棍是進退有度,攻防一體,并無一絲破綻。
呼爾必看罷,忍不住在心里頭暗暗贊成:“我憑著這桿鋼叉在北國連敗無數高手,所向披靡。我原以為到了中原,憑我胯下馬,掌中叉,建功立業易如反掌。
想不到今日,我竟在這龍虎關下遇到這等勁敵,此人能在我馬前走上這許多回合不落下風,當真手段高強,看來這中原當真有高人大才,不可小覷。”
呼爾必一邊打,一邊心里這樣想著。另一邊,彭秀見呼爾必招數精奇心里頭也對呼爾必很是佩服。
彭秀心中暗想:“這呼爾必果然武藝高強,掌中的這桿九鬼托天叉的確有著獨到之處。看來此人必是那石磊麾下塞北十二猛其中的一位。如今遇上這等強敵,我該如何應對?”
就這樣,這兩人是各懷心腹事,催馬舞動兵刃在戰場,再度展開廝殺。兩人各自施展手段,插招換式,奮力拼殺。
轉眼間,兩人又打了能有二十幾個回合,仍舊是難解難分,分不出輸贏勝敗。兩邊的軍卒,紛紛搖旗吶喊,敲響戰鼓,為自家的將軍擂鼓助威。一時間,戰場之上是鼓聲大作,殺聲震天。
兩人聽見各自軍陣傳來的鼓聲和吶喊聲,頓時倍感精神。兩人抖擻精神,舞動掌中的兵刃是拼命相斗。
兩人各自使出渾身解數,恨不能一招就將對方給置于死地。奈何二人的武藝不相上下,又過了十幾個回合,還是不分勝負。至此,兩人已然打了將近八十回合。
呼爾必久戰不下,心里頭是越發的焦躁。他心里說話:“想不到這彭南蠻竟然這般難纏。再要這般打下去,我恐怕非吃虧不可。得盡快想出個辦法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