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兩方軍卒前一天剛被拉開,第二天見面又免不了要打上一場。如此循環往復,一直持續了能有小半個月。
這一場爭斗從兩方個別軍卒的口角打鬧,逐漸演變成了雙方軍卒見面就打,仿佛仇敵一般。甚至,邊軍和歸義營兩邊的一些個偏副戰將見面也會大打出手。
更糟的是,歸義營中的一千新兵也逐漸對兩千灰衫軍象兵有了敵意。一時間,整個歸義營有土崩瓦解之險。
秦通和秦風叔侄二人對此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們每天都告訴手下的軍卒雖然過去是灰衫軍但大家沒做過一件傷害中原百姓之事,問心無愧,況且如今大家都已經入了邊軍可以堂堂正正保家衛國,過去之事早已一筆勾銷,不必常掛于心。
經過兩位主將的一番苦心勸導,歸義營的一千新兵總算漸漸接受了其余的兩千弟兄。整支人馬也終于重新變得團結。但邊軍的許多老卒仍然對歸義營心懷怨恨和不滿,兩方的關系依舊十分緊張
后來這件事情是越鬧越大,把大帥和副帥全給驚動了。兩位元帥聽了此事,當場大怒、二人立刻召集邊軍眾將開會。
在會上,秦家叔侄二人向眾將講述了歸義營的全部經歷,眾將聽了無不動容,王、趙兩位元帥趁勢怒斥眾將,并讓那些找過歸義營麻煩的將士一一向歸義營的將士道了歉,雙方這才重歸于好。
至此,歸義營的將士逐漸被邊軍所接納,兩方人馬迅速開始磨合、融合,很快便打成了一片成為了一家人。順州邊軍也終于重新成為了一支將士和睦,團結一心的勁旅。
閑言少敘,書歸正文。在這一個多月的休整期間,順州邊軍的大帥王勝也抓緊時間,把這次大戰的捷報以及其余的一系列文書全都一一草擬、撰寫清楚,并派精干軍卒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安陵。
大齊京都,安陵城,太師府。
在太師府的書房之中,有一位老人頭戴一字巾,穿著一身輕便的袍服端坐在書房正中央的那一把雕花烏木太師椅上。
這老人年紀有個六七十歲,兩只眼睛透著一股狡詐,臉龐上掛著一抹淡然之色,顯得是那么悠閑。
在老人的身前是一張烏木所制的書案,上面擺著文房四寶等物。在這張書案的前邊,有一位身負長劍的黑衣人正恭恭敬敬站在那里。
若是北遼的大元帥石磊在此,必然能認出此人正是在無名林中向自己送信的那位神秘的蒙面黑衣人。
書房中除了這位老人和黑衣人之外再無旁人。老人看了看黑衣人緩緩道:“謝呈,事情可都辦妥了?”
那謝呈聞言連忙躬身施禮:“回老太師的話,屬下按照您的吩咐見到了那北遼大帥石磊并將口信和密函都交給了他。石磊聽后很是高興,親口答應會親自將密函和口信交給大遼皇帝。”
“嗯,口信,密函事關重大,你能圓滿完成此事,功勞不小。且先下去領賞去吧!”老人聽了謝呈的話,心里很是滿意,當即讓他前去領賞。
“多謝老太師。”謝呈聞言,沖著老人一拱手,隨后轉身邁步離開了書房。
待得謝呈離開書房后,老人抬眼看了看空蕩蕩的屋子,兩只眼睛里陡然放出兩道精光,低聲喃喃道:“布局多年,終于到了終結之時,這大齊天下終將歸我曹環所有!”
曹環的話音剛落,就見書房門微微動了動,緊接著門一開,一道黑影,急匆匆是閃進了書房之中。
欲知來的這道黑影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