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玄影衛的衛首卓明海暗中布局準備好了一批力量待得一月之后打入宮中為晉王范毅在后宮當中打下了根基。
晉王范毅聞聽此言頓時大喜,困擾自己許久的一大難題總算是有了解決的辦法。范毅心里頭原本的滿腹苦惱和無力都消散了不少。
有了這樣的一批力量,范毅日后也就用不著怕妖后在宮中使用詭計,也足可應付老賊父女二人的兩面夾擊。想到這,晉王范毅的心里頭不由得一陣輕松,對接下來與老賊曹環的再度交手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簡短截說,幾天之后,晉王范毅和太師曹環兩人各自帶著御賜的金牌寶劍上了朝,招集一眾的文武群臣開始主持朝堂,處理朝堂政務。
由于是晉王范毅和太師曹環兩人一起執掌大權,主持朝堂政務,為了不造成混亂,兩人在一陣商議之后,決定兩人分工行事。
朝堂之上最為主要的政務乃是吏戶禮,兵刑工這六部的政務。這六部與整個大齊的運轉維持息息相關,每天要處理的政務當中這六部就占了能有個七八成,毫無疑問這是朝堂政務當中的重中之重。
晉王范毅和太師曹環兩人也深知六部的政務眾多,因此兩人的分工也主要是針對朝廷六部的政務處理展開。
在兩人的一番仔細商議之后,做出決定,兩人在六部當中各自領三部,負責監督并處理三部的政務,這樣使得六部的政務能夠快速處理,恢復正常的運轉。
由于晉王范毅乃是軍伍出身,所以便自告奮勇領了兵部的政務,而后又親自負責監督戶部和刑部辦差。剩下的吏部、禮部和工部這三部自然便是交給了太師曹環負責監督。而除開六部的其余部門則由兩人各自分領。
晉王范毅先下手為強一下子就把六部當中最有實權的兩個部門給抓在了手里,而且還把刑部這把利刃也給握在了手里,這下子六部當中的大部分力量全都到了范毅的手中。
太師曹環見此情景,心中頓時不樂意了。他費盡千辛萬苦才把掌朝大權給搞到手里,為的就是借著這次機會將晉王范毅給置于死地。
如今看到范毅竟然一下子就把六部當中的大部分力量給握在了自己的手里,這老賊的心里頭自然是無法容忍此事發生。
為了阻止晉王范毅力量的壯大,太師曹環在八寶金殿之上當著一眾文武群臣的面,指責晉王太過年輕經驗不足,不宜執掌三部之朝政,要求晉王將戶部的朝政也交給自己執掌,只給晉王留下兵部和刑部。
太師曹環的這話一出口,朝堂之上曹黨的那一批官員紛紛站出來是出言附和。他們都說太師執掌朝堂多年,經驗豐富,老成持重理當掌管六部大部分朝政,極力要求晉王將戶部的政務也交給老太師掌管。
晉王范毅一看曹環跳出來,當眾要權,這心里頭頓時感到了一陣的好笑。如今的范毅經驗豐富比起先前已然十分老練,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老賊的意圖。
老賊顯然是想借著這個機會削弱自己手中的力量,進而再一步步地將自己給徹底打垮,他好再度掌控整個朝堂奪取大齊的江山社稷,坐上那把龍椅。
面對老賊曹環的率先發難,晉王范毅并沒有被嚇住,而是頗有從容地出言應對。范毅毫不示弱,當著眾位文武大臣的面指出老太師的年事已高,精力等各方面都比不得從前,不宜再過多勞累操心。
而自己作為年輕的后生晚輩,自然應當多多為老人分擔一些壓力,因此這戶部的政務自然應該落在自己身上,而且先前已經商量妥當兩人各領三部,若非如此,自己還想再領一部朝政,好讓老太師再輕松些。
范毅的這一番話有理有據,不卑不亢,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眾人聞言都覺得晉王殿下此言有理,再加上戶部當中如今大多都是范毅這兩年提拔上來的官員,曹黨之人已然所剩無幾,因此戶部中的官員對晉王殿下執掌戶部政務自然是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