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秦風和李云兩人率領靈越城的齊軍主力正往龍虎關趕去。走在半路上卻被北遼七槍六員大將率領數千騎兵給追上了。
秦風一看領兵追來的是北遼七槍,心里頭頓時就是微微一沉,他在北國多年和北遼七槍這六位從小在一塊兒練武,深知他們都是了不得的猛將。如今這六人帶來的又都是精兵,想要從他們手中殺出條血路只怕是少不了一場鏖戰。
為了能夠保存這股力量,秦風思索了一陣后,決定自已帶一部分兵馬留下來斷后,讓李云率領剩下的人馬先行一步趕奔龍虎關。
可李云聽了秦風的這一番話,說什么也不同意,他言明要和秦風同進同退,同生共死。秦風拗不過他,只好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秦李二人率領齊軍主力和北遼七槍在戰場上展開了交手,雙方人馬各自舞動刀槍是奮力拼殺。一時間,戰場上是一片的刀光劍影,喊殺連天。
齊軍雖然個個都是悍勇無比的精兵,但他們大多都帶了傷,戰斗力比不得從前,而且還有不少的步卒,面對精銳騎兵難免有些吃虧。
剛開始,兩方人馬還殺得有來有回,不相上下。可打得時間一長,齊軍的體力逐漸有些不支,被遼軍打得是連連后退,只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
就在這緊要關頭,老將軍秦通率領數千精銳騎兵殺到了戰場和秦風、李云兩人的人馬匯合,三人是兵合一處,擰成了一股繩。
那位說了,秦通老將軍不是做了順州軍的臨時副帥在順州城和老帥雷山一同統領邊軍嗎,怎么就率軍趕到了此地救下了秦李兩人。
前文書說過,秦風和李云知道靈越城是孤城難守,就派了幾名精干的軍卒悄悄出了城,趕奔順州去向兩位老將軍報信,讓他們發兵支援靈越城以擊退遼軍。
卻說這幾名精干的軍卒,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地出了靈越城,騎上快馬,快馬加鞭直奔順州城而去。
幾人的心里頭都清楚,北遼軍來勢洶洶,靈越城如今的情況可以說是十分的危急,早一日將援兵給搬來,靈越城就多一分安全。
因此,這幾名軍卒是一刻也不敢耽擱,餓了就在馬背上啃一口干糧,渴了就喝點水,累了趴在馬背上瞇一會兒。是時刻不離開戰馬,日夜兼程,拼命趕路。
在幾名軍卒晝夜不停地趕了三日的路后,幾人終于來到了順州城外。城上的守城軍卒一看是來送緊急軍報的,不敢怠慢,迅速打開了城門,幾人催馬進了城直奔帥府而去。
幾人很快便來到了帥府當中,向兩位老將軍稟明了事情的經過,并將那封緊急軍報呈上。
雷山和秦通一聽說張景賣國投敵獻出了蒼龍江大營,頓時都氣得火冒三丈。兩位老將軍萬萬沒想到,大帥王勝最為信任的大將居然會叛變投敵,當真是可恨至極。
兩人好不容易才把心中的那股火氣給壓了下去。等心情再度平靜下來了之后,兩位老將軍展開那封加急軍報,仔細觀看起來。
等看完了之后,兩人的心里頭是越發的沉重。他們心中都很清楚,數十萬北遼軍大肆來犯,光憑靈越城的那點人馬根本抵擋不住。
如今這般情況下,要想穩住第一道防線,必須得派一名得力大將率領一支精銳人馬前去支援,如若不然,這第一道防線是絕難守住。
兩位老將軍想到這里,當即便動開了腦筋。兩人都在腦海當中不斷思索,究竟派什么人領兵前去,最為合適。
兩人一盤算下來才發現,軍中有不少大將都跟著王元帥入京去了,現在的邊軍中顯得有些空虛,能打的將官倒是還有不少,但缺乏真正能領兵坐鎮的人才。
兩人思來想去,沒能找到合適的人選。秦通在一旁不由得心里頭有些焦急,他很是擔心秦風的安危。
秦通看著秦風從小長大,早就把他當作是自已的親生兒子。如今得知秦風身在靈越城,這心里頭難免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