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隆武帝范毅和一眾文武百官們一聽說,北遼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了順州境內,都大吃了一驚。
一眾文武大臣一時間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抵擋遼軍的進攻。后來,順州軍的大帥王勝向皇上請命1率領一眾將士即刻返回順州,穩住防線,一定把北遼番兵給打一個落花流水。
隆武帝范毅聽了王勝的這一番話,心里頭頓時感到一陣高興,當即就傳下圣旨,讓王勝全權負責此次對遼大戰,趙忠負責協助,糧草等一應軍資,朝廷隨時供應。
說罷,范毅拿起龍書案上的紙筆,就準備寫下圣旨,讓戶部整備糧草物資。好讓順州軍先帶上一部分返回順州以解燃眉之急。
可就在這么個時候,眾人就聽見大殿的外邊響起了一陣頗為急促的腳步聲,似乎有著什么大事一般。隨后,就見有一名御林軍士卒急匆匆跑進了大殿當中。
就見這名御林軍的士卒,快步進了大殿,緊走幾步來到大殿中央的那座高臺上,沖著臺上坐著的隆武帝范毅,跪倒施禮:“啟稟我主萬歲,大事不好,今有西蠻三十六洞的總洞主烏力突率領十萬蠻兵直撲西境的靖邊關而來,西門老將軍發信求援,請朝廷務必派兵支援。”
這名軍卒的這一番話一出口,好似一個驚雷在大殿當中炸響一般。一眾文武大臣再度吃了一驚,是面面相覷。
一旁的小將西門戰,一聽說西蠻兵趁勢犯邊,頓時氣得咬牙切齒,當場就要發作。虧得他大哥西門康在一旁看得真切,暗中拉了他一把,才把他給按住。
一眾文武的心里頭都清楚,這西蠻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那幫蠻族的戰力比起北遼番兵來可以說得上是不遑多讓。
書中交代,西蠻三十六洞中,無論軍卒百姓都會武藝,皆可上陣廝殺,可謂是全民皆兵。而且西蠻兵個個武藝高強,身強力壯,都可以一當十,十萬西蠻兵的戰力可比得上二十萬大軍。
不僅如此,有許多西蠻部落還有著不少的古怪絕活兒,要是他們把壓箱底的絕招全都給拿出來,只怕奇兵是難以抵擋,唯有損兵折將,慘敗一途。
西門翼老將軍率領十萬西境邊軍鎮守大齊西境多年,和西蠻兵交手不下百余戰,其中有著半數皆是頗為慘烈的大戰,雙方都損失了不少兵馬。
而且,西蠻并兵還經常派出精銳騎兵來到邊關之外襲擾邊軍,燒殺搶掠,禍害百姓,攪得邊關是永不安寧。邊關軍民對西蠻那可謂是恨之入骨,但卻一點兒也不敢小瞧這幫蠻族。
每次與西蠻開戰,西境軍的老帥西門翼都親自坐鎮指揮,仔細制定對策不敢有絲毫馬虎,足可見老元帥對西蠻兵的重視。
這次西蠻兵趁著西境軍少帥帶著一部分西境西境邊軍入京,起兵攻打西境邊關,顯然是有備而來,想要趁著邊關空虛,一舉攻破邊關,好侵占大齊疆土。
閑言少敘,書歸正文。且說隆武帝范毅坐在龍椅上,聽了那名軍卒的稟報,面色不變,沉聲問道:“具體情況如何?”
那名軍卒聞言,忙把懷中的軍報取出,往上一遞:“現有西門老將軍親筆軍報在此,請陛下龍目御覽。”
有太監接過軍報放在了龍書案上。范毅拿起軍報仔細觀看,等看完了,又重新將其放到了龍書案上,輕輕吐了口氣,看了看一眾文武大臣,就想開口。
可還沒等范毅開口,大殿外又是一陣腳步聲響起,又有一人急匆匆跑進了金鑾殿當中。此人來到中央的高臺下,跪倒啟奏:“啟奏陛下,今有東海國大軍十萬犯境,東境告急,請旨定奪。”
一眾文武大臣們聽了這封軍報,當時又是一驚,這北邊和西邊剛打起來,結果東邊也不安寧了,還真是禍不單行。
要說起這東海國,乃是以水師見長,國中水師頗為驍勇乃當世一絕。東海國看中大齊東境富饒,早想一舉吞并,和大齊的東境水軍沒少交手,雙方是互有勝負。
在六年前,東境發生了一場大戰,那一戰東海國十萬水軍被齊軍一戰全殲,元氣大傷。至此之后,東海國才老實了許多,不再時常騷擾大齊東境。
可別看東海國明面上老實,但暗地里卻在招兵買馬,恢復并擴充力量,時刻準備報此血仇,吞并大齊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