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齊明等了一會兒,確認無事之后,這才悄悄起身,站在土坡上看著龍虎關的城頭。這回,齊明已然有了十足把握可以將箭書給射到城頭。
齊明隨即選了個合適的位置,隱住身子,悄悄取出綁了密信的那支箭,暗暗張弓搭箭,瞄準了龍虎關城頭,一松手,一支箭當即飛出直奔龍虎關的城頭而去。
齊明緊盯著那支箭,心中不由得一陣緊張,這要是出了事情那可就壞了。所幸這支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了龍虎關的一個城垛口上。
緊接著,齊明就看見城頭上有一道人影伸手將那支箭取下,想來定是齊軍發現了箭書。
齊明看完了這一切,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放到了肚子里頭。隨后,他不敢怠慢,扭頭就往遼營跑去。借著夜色的掩護,齊明順利回到遼營,回到了自已的營帳不提。
那名齊軍士卒取下了那支箭,果然看見了箭上的紙卷。那名軍卒不敢怠慢,連忙拿了密信,急匆匆來到議事廳向老將軍雷山稟報一切。
在后來,秦風來到議事廳,看了那封密信,他跟著秦通多年,自然一眼便認出了那個獨特的飛鏢記號。因此才會信誓旦旦保證密信絕對沒問題。這就是以往的經過。
閑言少敘,書歸正文,卻說老將軍雷山一聽說飛鏢記號乃是秦通獨有的標記,不由得感到一陣的疑惑,連忙向秦風詢問具體情況。
秦風于是便把自已叔父在北遼多年暗中召集力量,埋下暗子的經過向雷山仔細地講述了一遍。
最后,秦風道:“叔父與北遼的力量聯系是彼此都會用這個符號,而且遼人從來不知。如今叔父在密信上畫上飛鏢符號,除了告訴我等密信真假,想來也是為了告訴我們遼營中有他先前在北遼埋下的暗樁。”
雷山聽了秦風的這一番話,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了下來。他心里頭不由得對秦通感到了一陣佩服,在北遼這么多年,自已沒暴露不說,反而還暗中培養了一批力量當真是厲害。
想到這,雷山忍不住開口贊嘆道:“秦將軍在遼多年,竟能有如此成就,當真是令人佩服。”
秦風在一旁聽了這話,也是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
隨后,這位小將軍急聲問道:“老將軍,如今密信已然是真,您可有辦法里應外合救我叔父?”
雷山聞言,點了點頭:“風兒,你放心,如今有這樣機會在此,我等好生謀劃一番,定能救出秦老將軍。”
秦風聞言,大喜,連聲謝過。
轉眼到了次日天明,老將軍雷山在議事廳召集眾將,商議兩日后夜間偷營劫寨,前去營救秦通。為了不走漏風聲,雷老將軍把遼營中有內應之事暫且給隱瞞了下來。
眾將一聽說要劫營,前去營救秦通老將軍頓時是士氣高昂,紛紛爭著要領兵前去。雷老將軍簡單安排了一番后,便讓眾將回去準備,兩日后在做具體的布署。
安排好了以后,雷老將軍卻又犯了難,因為直到現在雷老將軍和秦通之間沒有一個具體的暗號,到時根本就不知該如何聯絡。
老將軍安排了人手注意遼營方向是否還有箭書傳來,若是有要速速稟報。可老將軍直等到第二天早上都沒有箭書傳來。
眼看著離著劫營的時間還剩下一天時間,雷老將軍的心里頭不由得一陣著急。
卻說早上,老將軍召集了眾將正在議事廳當中商議軍情。
正在這時,忽然間就見一名軍卒急匆匆跑進了議事廳。此人來到雷山的面前,單腿點地向上稟報:“啟稟老將軍得知,北遼又在關外列陣討戰,請令定奪!”
老將軍雷山聽了這名軍卒的這一番話,頓時眼睛一亮,臉上閃過一抹激動之色,問道:“領兵的是何人?”
那名軍卒伸出一根手指,緩緩說出一個人名,這才引出一段,疆場傳信,趁夜劫營的精彩故事。
欲知北遼是何人領兵出戰,此戰勝負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p>